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故事一次QQ交流记录2009年秋,芯蕾从本校初中直升高中,当时分在我的班上。我发现芯蕾很开朗,很活泼,我提议让她做了班级团支部书记。高二开始,我做年级组长,没有做班主任了。她也到文科班去了,不过我仍然当她的语文老师。芯蕾妈妈在深圳做事(我没有见到过芯蕾爸爸),所以我们平常的沟通多以QQ沟通为主。当然,她也会回来,尤其是在开家长会的时候。三年来,几乎每一次家长会她都会参加,每次,她都会与我交流对芯蕾的成长和教育  相似文献   
2.
熊振鸿 《师道》2012,(3):60-61
教育的关注点是什么?我以为,教育的关注点是课堂、是学生。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就是要观察、分析、研究学生和课堂,以便让我们的教育更切近科学。下面的一些“微语”,选自我平时观察思考后获得的写在博客上的一点浅陋见解,分为“教学”、“学生”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后进生"、"边缘生"并不是学生本身的标签,而是我们老师在课堂中逐步地为他们贴上去的.当他们高举小手想发言的时候,老师视而不见;当他们没有完成如山的作业的时候,哪怕只有一道是错的,也会遭到指责;当他们的成绩一败涂地的时候,老师的一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的嘲笑更让他们无地自容;当家长会上,老师"狠铁不成钢"地当着家长的面宣布成绩的时候,他们的一点自尊被彻底击碎……自信心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被考试、被批评、被打骂消磨尽了.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体验不了学习的成功,享受不了学习的幸福,自信又会从何说起呢?  相似文献   
4.
熊振鸿 《学子》2012,(7):61-62
按语:《差生》(原文照录,没做修改)是班上一位后进生写的一篇自由作文,作文分析了自己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表达了想成为一名好生的愿望,值得我们思考,更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5.
熊振鸿 《师道》2012,(11):60-61
李镇西先生教育思想的一个关键词是:人文情怀。从去年开始,我一直关注李老师的博客,关注《中国教师报》上的"镇西随笔",我感觉到李镇西老师是深具"人文情怀"的一个人。无论是对朋友,对同事,还是对学生,他总是以一颗真诚的心、尊重的心、赞赏的心去对待。我想,凡与李老师交往过的人,一定会有这方面的同感(只可惜我还没有与李老师见过面)。有这样一份"人文情怀",人心所向,就在情理之中。"遇到"李镇西先生,是一名教  相似文献   
6.
熊振鸿 《师道》2013,(3):60-61
幸福的女孩 (写给扶丽娟) 你姓什么 我姓“扶” 我问你姓什么 我姓“扶”呀 我不是问你幸不幸福 我姓“扶”,“扶持”的“扶姓“扶”,  相似文献   
7.
熊振鸿 《师道》2012,(10):44-45
学校开学前的教职工培训开始了,这一次培训,学校邀请了以湖南省教育科学院民办教育研究所雷芳副所长为组长的专家团队进行讲座。 第一场讲座由雷所长主讲,她讲的主题是:做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既是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也是新高考方案的重要内容。为保证这一评价体系顺利实施,各省都制定了相应的方案,从指导思想、内容要求、组织实施、结果应用各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详尽细致,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这是不需要质疑的。方案制定容易,但落实起来就不简单了。笔者在广东任教期间,在给学生填写相关素质评价表格时,校领导给  相似文献   
9.
熊振鸿 《今日教育》2013,(10):70-71
今天第一节语文课是我与高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个班的语文课分别安排在最后两节:第三节在高83班,第四节在高79班。  相似文献   
10.
熊振鸿 《师道》2013,(9):32-33
学生的信和纸条一天,我收到了班上"小白兔"写给我的一封信:"熊老师您好:我是小白兔,我遇到疑惑了,您能给我解答吗?有人说,世界上总会存在两种人,一种人是穷人,而另一种人就是富人。而有很多人并不是很富,却瞧不起穷人,他们认为住在大山里的都是穷人,粗俗、野蛮、不讲卫生,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