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2.
义、利观念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但作为理论式的思考应该出现在春秋时代。从此义与利成为中国哲学一对主要范畴,而义利之辩也一直贯穿在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进程中。孔、孟、荀对于义、义利关系的论说还是比较适恰的,其基本思想观念是重义而轻利,但义与利相对待而生,不能离义而谈利,也不能离利而谈义;到了董仲舒那儿出现一偏,对利采取了熟视无睹的态度;至宋儒朱熹更是一偏,对义的限定采取了天理与心得双重管制,用天理人欲阐述义与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的推进,各高校对原有的校内学生公寓均采用了新的管理模式,同时也加大了对学生公寓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学生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观。但与此同时,高校的学生公寓管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践本性及实现路径:一是实践性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本质特征,阐述了实践本性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本质特征的必然性;二是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性教学的内涵与类型;三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性教学必须把握的四个原则,通过贯彻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性教学的四个原则,发挥实践性教学的整体功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