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1.
高职工学结合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考试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进行考察和真实评价,其目的是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练的效果.以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基础,以科学制定考核实施方案为前提,对工学结合课程进行考试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理论性和实践都强,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与综合应用能力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创新是课程建设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先以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内涵为起点,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分析,后分别从目标定位、适应市场、内涵发展、纵横协调、师资保障、合理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51单片机和μp系列微型打印机为例,阐述了单片机打印机接口方法的应用:简单接口方法和扩展接口方法,并对以查询方式实现打印控制的硬件连接和打印驱动程序作了分析和探讨。对读者进一步学习和提高单片机应用技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内涵为起点,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分析。分别从目标定位、适应市场、内涵发展、纵横协调、师资保障、合理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课程设置要把为达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进度和实现方式等在总体规划中全部体现出来。应当关注和把握以下四个方面:(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应当既有“高等性”又有“职业性”的特点。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突出能力目标的培养。(2)教学科目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达成高职培养目标的关键,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应以项目为载体,体现出现代科技的新成就、新发展,兼顾区域差异和行业差异。  相似文献   
7.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机电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等方面,探索机电专业中高职"2332"衔接模式,分析了实施机电专业中高职衔接的途径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机电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等方面,探索机电专业中高职“2332”衔接模式,分析了实施机电专业中高职衔接的途径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双证"沟通教育是学历和职业资格培训两种教育形式的结合.要实现"双证"沟通教育,可采取以下措施:选择与专业核心能力对应的职业资格鉴定工种,构建融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培训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制订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的课程标准,专业课程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创造适应"双证"沟通教育的师资和实训条件,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双证"沟通教育是学历和职业资格培训两种教育形式的结合。要实现"双证"沟通教育,可采取以下措施:选择与专业核心能力对应的职业资格鉴定工种,构建融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培训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制订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的课程标准,专业课程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创造适应"双证"沟通教育的师资和实训条件,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