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的文坛领袖,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就文学而言,元好问不仅是有金一代的杰出代表,也是他那一时代南北中国的巨擘,在诗、词、散文、散曲等方面均取得很大成就;在诗论与史学上,元好问是金代最杰出的文学批评家,许多文学批评史把他列入中国古代杰出批评家的行列,他的后半生又以史名显于世,凭其对《金史》的贡献也足以奠定他为金代最杰出的史学家的地位;元好问作为文坛领袖与卓越的文化活动家,在维护延续中原传统文化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元好问是北魏鲜卑族后裔,生活在女真、蒙古政权下,在民族、君国等观念方面与传统儒学有异。其诗就题材言成就最高的是纪乱诗,其次是山水诗、题画诗。就体裁言成就最高的是七律,其次是七古、七绝。其成因除地域、时代外,还与其崇尚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性格及兼蓄唐宋诗的文学观念有关。其词虽也主写人生感慨,但与诗相比,侧重于个人际遇。其爱情词、山水词的成就也很突出。其词不仅兼蓄豪放、婉约,而且能熔为一炉,是苏、辛之后的又一大家。  相似文献   
3.
对元遗山诗集首次进行全面系统校勘的是施国祁。其得处在于径改原本正文的讹误,省却了读者的翻检之劳;其失处在于替作者改正错误,求是不求真,有悖于元诗原貌。  相似文献   
4.
金元之际杰出的文学家、文论家、史学家、文化活动家元好问,是忻州历史上最伟大的文人之一。他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受忻州文化的滋养是其重要成因,这种文化影响主要体现在悲壮之美、乡情之重和夏夷之辨三方面。  相似文献   
5.
元好问的诗、词、文及文学理论等,都代表了金元文学的最高成就,为历代的金元文学研究者所注目。20世纪中,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变革,元好问研究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从研究成果的数量和研究方法、评价角度等方面综合考察,本世纪的元好问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⒈世纪初至40年代的元好问研究;⒉50至70年代的元好问研究;⒊80年代至世纪末的元好问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征以大量史料,对元遗山若干作品在编年上的讹误进行了详细考察和补正  相似文献   
7.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的文坛领袖,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就文学而言,元好问不仅是有金一代的杰出代表,也是他那一时代南北中国的巨擘,在诗、词、散文、散曲等方面均取得很大成就;在诗论与史学上,元好问是金代最杰出的文学批评家,许多文学批评史把他列入中国古代杰出批评家的行列,他的后半生又以史名显于世,凭其对《金史》的贡献也足以奠定他为金代最杰出的史学家的地位;元好问作为文坛领袖与卓越的文化活动家,在维护延续中原传统文化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金元之际佛教人士在救世活人、延续传统文化方面做出特别重要的贡献。因此,元好问对佛家大乘教义“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慈大悲给予高度评价,进而对佛教人士无私奉献、百折不挠的敬业精神礼赞高扬。对佛教人士在文学上的贡献,元氏也特别重视,在禅与诗的关系上有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元遗山金亡后所作20余首诗的具体写作时间,李光廷《广元遗山年谱》和缪钺《元遗山年谱汇纂》或未编年,或编年有误。笔者于从事《元遗山诗集编年校注》的工作中,根据新发见的史料及研读文本所得,对上述两谱中相关内容的阙误作了清理、辨析、补充和订正,并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元好问与郝氏祖孙交往多,交谊厚,影响深。郝天挺对元好问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经为通儒,文为名家”的文道合一和“坐视天民之毙,仁者不为”的淑世情怀。元好问对郝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今日能用中国之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的道统思想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