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案例教学现已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但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地理案例教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教学中教师对原理和案例挖掘不够深刻,案例的应用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生对原理把握不到位,知识迁移能力不足。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案例教学进行创新研究。笔者以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  相似文献   
2.
王一宪 《文教资料》2009,(12):135-136
本文以"月相及其变化"为例,探究了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实施相关问题,进而加深了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王一宪 《教学与管理》2012,(15):145-147
中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鼓励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为此,四种不同版本必修二《地理》教材中都安排了较多的人文地理案例。地理新课程特别强调案例教学,案例教学适切于人文地理,并成为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重要方式。人文地理教学案例隐含基本原理,促进理  相似文献   
4.
王一宪 《考试周刊》2009,(11):176-176
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进行创新教育。地理创新教育的实施,依赖于创新型教师发挥富有创造活力的地理学科的魅力,营造创造性的课堂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5.
王一宪 《文教资料》2009,(13):153-155
本文提出了"小组一研究-校本"自然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立体模式,对该模式的具体操作和指导作了详尽的探讨,归结为以下几点:三原则重基础,三环节定主题,三阶段求发展,并探讨了在研究性学习模式中加入激励机制、发展机制,在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能体现出研究性学习的可操作性,从而促进研究性学习实现其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6.
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其理解常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针对相关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讨论。一、水团性质的差异对洋流形成的影响水团这个概念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没有提到,但它对于洋流学习却有重要的作用。如同认识大气环境需要从气团开始学习一样,学习海洋环境也需要先认识水团,水团性质的差异是洋流形成的重要原因。水团是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且具有相对均匀的物  相似文献   
7.
8.
王一宪 《考试周刊》2009,(22):207-208
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是学校学科德育系统中的子系统。为了全面、系统地把握地理课中德育实施体系,有效地完成地理德育全过程.本文对在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内容、实施及评价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