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探讨性格倾向、社交效能感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目的,采用社交焦虑量表(IA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C)、大学生社交效能感问卷,对14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格类型在社交焦虑、社交效能感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F=41.172,P<.001;F=51.582,P<.001);性格倾向、社交效能感均负向预测社交焦虑(β1=-.151,β2=-.317);社交效能感在性格倾向与社交焦虑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为总效应的60.7%。进而得出结论:性格倾向、社交效能感是影响社交焦虑的因素,社交效能感在性格倾向与社交焦虑之间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辽宁省10所高校141名辅导员的调查表明,部分辅导员职业价值目标趋于多元化、功利化,存在较高的职业价值评价和较低的职业价值认同的矛盾性。性别和年龄对于“个人发展”、“个人生活”两个维度有显著差异,学校层次在“个人发展”、“物质保障”维度有显著差异。应构建辅导员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是践行生命教育理念、开展生命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据。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生命教育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上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该文从生命成长层次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生命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认为生命教育的目标应包含三个层次,即“懂得珍爱生命”、“促进生命发展”、“引导自我实现”。相应地,应开展“珍爱生命教育”、“生命发展教育”、“自我实现教育”三方面内容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