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西绘画艺术无论从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看都存在许多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中西绘画艺术的不同风貌。中西绘画艺术的比较应在各自文化、哲学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比较才能得出相对稳定的结论,才能从本质上抓住两种绘画艺术的异同及其联系。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认为,现在的朗读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训练学生的识文断字能力上,作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朗读教学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语言、思想、情感、意境等因素中美的感  相似文献   
3.
"谀墓"者,即撰碑者为迎合死者亲属称美死者的心理需求,在为死者撰饰终之文,刊述死者生前操行、德履时多夸大、溢美之辞。清顾炎武于《日知录》卷十九《作文润笔》条中有言蔡邕谀墓。蔡邕是否谀墓,本文从其具体碑作、撰碑的历史背景及人们赋予墓碑文的功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4.
屈原作品中时隐时显地流露出一种令人不安的心态,即臣妾心态,这种臣妾心态的形成及存在有着深刻的文化心理根源。屈原对于这种臣妾之道的执迷,除了自身个性及其所处时代社会和地域文化的原因之外,也烙有极为深刻的中原传统文化心理印记。  相似文献   
5.
试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应当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这已是大学语文教育界的一个共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到实处目前是见仁见智,法无定法,各展其长。文章通过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诸如古诗词诵读、学作古诗词、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关注传统节日等,来讨论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以努力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相似文献   
6.
文章指出,药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的兴起与日渐成熟有密切关系。出于养生和消疾的需要,服药之举与采药之行成为魏晋南北朝时人追奉的风尚,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内容。为满足服药之需,人们“不远千里”,“穷诸名山,泛沧海”以采药石,山水在满足时人药石之需的同时亦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山水之趣,药因此与山水及山水诗有了直接的联系。东晋,尤其是在晋宋之交,服药与采药的活动极为频繁且更加地普遍化,中国士人山水审美情趣亦于此时得以确立,而山水审美情趣的形成,是山水诗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油菜花     
家乡的田野里、小路旁,到处都是美丽的油菜花。油菜花的茎嫩嫩的,一折就断了,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你若是用指甲在上面划一下,就会留下一道痕。油菜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浓绿浓绿的。油菜花呈鹅黄色,一共有四瓣,花蕊也是黄的。微风吹来,油菜花像一  相似文献   
8.
9.
文章认为身仕乱朝与贫病交加是鲍照挽歌创作的现实及心理根源;鲍照好作挽歌,喜拟民间流行的挽歌曲调,这是诗人对随时及身的死亡忧惧的排遣方式。《松柏》、《代蒿里行》、《代挽歌》等长逝辞是诗人为其随时踏上漫漫黄泉路而唱的一曲曲寂寂哀歌。  相似文献   
10.
研究费耶阿本德对正统科学观的批判对于建构新的科学观具有借鉴意义。费耶阿本德对理性客观论、事实中立论、方法一元论这三个正统科学观的理论支柱进行了彻底批判。费耶阿本德认为:理性概念是模棱两可的。说某一程序或一种观点是客观的,即声明不分人类的期望、思想、态度和愿望,它都是有效的。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事实是在特定理论指导下、特定条件限制下的观察结果,不是脱离理论而中立的。非科学化的方法也有一定的价值,科学理性的方法都有相应的局限,科学活动的方法只是科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