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的印象     
温红宇同学1980年考入北京八中,从初一读到高二。1985年6月,在美中文化交流协会招收中国高中学生赴美学习选拔考试中她被录取.于同年9月赴美康科德中学学习。1986年夏,因她全面发展。学习成绩突出,被保送到中IA协和医科人学习八温红宇中学期间.我连续当了她五年班主任,对她是比较了解的。当我今天看到她豪情满怀地开始人学生活时,我回忆起她在班上五年的生活情景。思考着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 在班集体建设中,几十名来自不同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学生能否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携手奋进,是决定班集体能否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一个突出的感觉是:最近几年来,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尤为活跃,他们想得很多。这些“想”,有的是比较客观地想昨天、今天、明天,想人、想事;有的是加上主观臆测的成分想;有的是捕捉住某些现象,在“推理”的基础上想。在这些“想”的同时,他们时而情绪激昂地指点江山,谈自己的理想、抱负;时而又不无感叹地怨天尤人,遗憾客观条件妨碍了他们大展宏图。总之,他们的心绪波动很大,如果在没有稳定的、良好的心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老师在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很多精力花在差生身上。这些带有各种思想毛病的学生,需要老师满怀热情地关心他们,教育他们,用温暖、有力的手,把他们一个个扶到正路上来。然而,班上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的学生,并不等于不出思想问题,不犯错误。对好学生犯错误,是迁就还是严要求,这是摆在每位班主任老师面前的带有共性的问题。怎样对待才好呢?“响鼓还要重擂”,这句话形象、简捷地作了回答。对好学生应该要求更高些。基于这一想法,本栏编发了北京王佩琳和安徽钱策两位老师的工作体会,以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