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以HSK[高级]考试的实测数据为研究材料,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高级汉语学习者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结构模式以及四项技能间的融合/分散趋势。对包含一阶因子模型和高阶因子模型在内的9个理论模型的验证结果显示: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技能结构模式可以用"听读+说+写"的形式进行描述,四项技能中听力和阅读呈现融合的趋势,相对而言,说的技能与其它技能的区分性比较高,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呈现出部分融合的趋势。研究认为,HSK[高级]考试采用主试卷、口语试卷和写作试卷三部分各自独立施测的方法 ,并将听力和阅读分数进行综合报道,口语、写作分数独立报道,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笔画命名系统的研究,对汉字笔画规简化进行了技术探讨,得出了一套更易被留学生理解和学习的汉字笔画的命名规则。在教学上,建议增加笔画笔向来简化笔画命名规则。本实验采用2个小测验,共22位留学生参加施测。施测前,20位母语者参与了实验前测。实验统计结果显示留学生采用新汉字笔画命名规则后,成绩较原有的笔画命名系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初级汉语口语测验题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考察适合初级汉语学习者的口语测验题型。从口语能力构想、测验组织方式和考生水平三个方面选择题型,并通过实测来评价题型的适用性、信度和效度。本文通过教师问卷调查的形式最终确定了快速问答、图片比较、听后复述和看图说话四种题型,并编制测验对223名学习汉语半年至一年的留学生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四种题型均具有较好的评分信度和效度,其中快速问答的表面效度和共时效度最高,听后复述相对较差。考查词、短语和句子层面的题型比考查语段层面的题型更加适合初级汉语学习者,特别是只学习了半年的学生。研究结果还表明,从半年到一年的学习阶段是学生成段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加以引导和培养。  相似文献   
4.
评分是影响口语考试信、效度的重要因素。口语考试的评分方法可以分为主观评分和客观或半客观评分两种。前者主要有总体等级评分和分项等级评分,后者主要有机器评分、分项客观指标评分和0/1制评分。本文对这几种评分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指出了每种评分方法的优劣。文章还对评分方法与口语能力定义、评分方法的选择以及评分与测验效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HSK[高等]考试的实测数据为研究材料,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高级水平学习者语言理解能力结构进行探讨,并对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结构关系进行了讨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第一。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结构是相似的,它们都包含两个或者三个子能力。听力理解能力包含三个子能力,即“概括总结能力”、“细节捕捉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包含两个子能力,即“理解显性信息的能力”和“理解隐性信息的能力”。第二,听力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在理解过程方面是相似的,但在解码过程中却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呈现模式上,即听觉渠道和视觉渠道。第三,第二语言理解能力的可分性会受到被试语言能力和测验任务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语言测验学科的定位问题。文章从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及支撑学科等方面讨论了语言测验的学科属性和定位问题。我们认为语言测验是一门交叉学科,它融合了人文科学的眼光和自然科学的精神。它以研究语言能力和测量工具的信、效度为学科的基本问题,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问题。语言测验研究还需要语言学、语言教学与习得,以及心理测量学等学科领域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引入能够处理题组效应的项目功能差异检验方法,为篇章阅读测验提供更科学的DIF检验法。研究采用GMH法、P—SIBTEST法和P—LR法对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高等)阅读理解试题进行了DIF检验。结果表明,这三种方法的检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部分试题在性别与国别变量上不存在显著的DIF效应。本研究还将传统的DIF检验方法与变通的题组DIF检验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后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第二语言口语测试的发展历史,并分为三个时期展开讨论,分别命名为萌芽期、发展期以及转变与成熟期。文章指出,北美口语测验的发展以二战为契机,并在二战以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诞生了FSI量表、ILR量表和ACTFL大纲等重要文件。文章还探讨了当代口语测验研究四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评价工作既是保障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新发展格局下推进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路径之一。对28所高校的深入访谈文本进行扎根理论分析,发现影响来华留学本科教育质量的因素涉及个体、课堂、学校、系统等四大维度,形成相互调节、内外联动的影响机制。以该影响因素模型和CIPP评价模式为依据,构建来华留学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提出以影响因素监测改进为中心的来华留学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路径,建议围绕学生发展、课程建设、学校投入与管理、外部环境等方面完善来华留学本科教育质量的保障与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