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数据的使用、概念的限制、语序的安排和修辞的运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被VN"中,"被"不是粘附在"VN"前面,而是粘附在"V"前面,"被VN"与"VN"语义上的时立并不是由"被VN"与"VN"形成的,而是由"被V"与"V"构成的."被VN"中的"N"与"被V"的关系是比较游离的.其地位较之"被"与"V"的组合关系而言也是相对独立的.从结构关系看,"被VN"的结构层次只能是"被V/N",而不是"被/VN".绝大多数的"被VN"并不是词,而是短语;"被VN"中的"被"大多也不是词缀或准词缀,而是助词.  相似文献   
3.
课文层次结构的教学,不仅要引争学生理清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篇文章的层次结构分析,引导学生把握层次结构分析的某种理由或依据,进而获得某种层次结构分析的方法。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当然需要理解文章各个段落、各个部分的意思,考察各个段落、各个部分意思之间的内在联系;但同时,各个段落、各个部分之间语文形式上的联系,也是分析文章层次结构时不可忽视的重要的依据,因为这些语文形式正是作者用来显示和加强内容联系的结构标记,尤其是在议论文之中。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用稿)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材以课文为主体,课文内容范围广泛,古今中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无所不包,  相似文献   
5.
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的句式与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之"的句式有两个相互对立的特点1.前者的"之"必不可少而后者的"之"不是非有不可;2.前者的动词性词语另有一个确定的主语而后者的谓语部分没有也不必有另一个主语.据此,"句读之不知"不是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的句式,而是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之"的句式.  相似文献   
6.
胶州湾如同一个开口的葫芦,南接黄海,湾内的潮汐也与黄海同步涨落。一昼夜的两次潮来潮去,湾内浩淼的海水,均从这只有8海里的葫芦口中注泻。因此在这海水的出入口中,便形成了异乎寻常湍急强大的海溜。湾内和湾外虽然得到宽释,但其余势犹劲,仍维持  相似文献   
7.
"反之"、"相反"和"否则"都有关联作用,一般用在相互对应的两个小句、单句、复句形式、复句或句群之间.它们意义和作用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文言文中用于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之”字,其作用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句子在形式上词组化。本文举出这种主谓结构出现的三种语境中,“之”字都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语言事实,说明“之”字的出现与否,同主谓结构的是否具有独立性无关。然后对这种“之”字在句中的作用作了初步的分析,认为其作用如《马氏文通》所说,在于疏缓语气以引起强调。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学完高中物理上册气态方程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以后,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对于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是外界对气体做功还是气体对外界做功;是内能增加还是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第三单元说明指出:"演讲还讲究内容的鼓动性和表达方式的综合性,演讲者总是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听众的情绪,并运用语言的力量和多种表达方式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