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器晚成”一语为老子《道德经》所援引的古“建言”者之言。从古文章法,从“晚”与“免”、“器”与“成”、“成”与“盛”诸字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论证:“大器晚成”即“大器免盛”;“建言”者的取意、老子援引的取意都是“最能盛者不盛”;不是古往今来诸多注家及今人所理解的“贵重器物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等意。  相似文献   
2.
对李鸿章《入都》诗十首予以详析,解其用语,究其旨意,诗旨无非追悔昔日,自信将来云而。李公强为“意别”、“辞别”之难而多得佳制,是彰其寸之大、气之盛耳!然难于为讳者,十诗于“意别”似欠著力。特其九颈联之用事,显为败笔,此皆难与李公后来诗之老辣相与语矣。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语言学角度对天津方言发源于固镇话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天津虽得名于六百年前的朱棣.“燕王扫北”或有一些凤阳一带的人曾居留干天津,但六百多年的语言变化,不可能使并不闭塞的天津和一直生活在皖北尤其是固镇的人语言变化同步。基于对天津与合肥方言异同之处的比较,通过对淮军主要由合肥周边人组成且长期驻扎天津,占当时天津人口比重很大等一系列史实的考察,指出“天津方言岛”的形成主要是因于一百年前的淮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假借本无其字,通假是古人写的别字,词典的注音与释义需要对这二者有所区分。假借造字形成古今字,古字注音当以古代韵书作依据。今字音有变化的应注出区别;通假字今音与本字音不同,宜遵“读以本字”之训注本字音。假借造成古今字以不用“通”字为是。词典在通假义列立上错收与漏收较多,没有严格按通假义的概念去把握,没有注意通假时限,没有注重词义、声韵分析,对训诂术语缺少认识,盲目信从旧注,有的回避书证,避繁就简,大量歧异都缘于对通假义的认知。后起字之间的借用,词典可取用“通”字。  相似文献   
5.
辞书释文用语及其使用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释文用语的种类、作用及其由来作简要介绍之后,着重分析了词典中典故释文用语、关联用语、“用同”以及释义用语等使用上存在的不够审慎、与普通词语少有区分等问题。就辞书释文用语使用上的有关规范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考释合肥方言单音形容词42个,着重讨论这些形容词的词形。说明合肥方言" "、"蠡"、"趮"、"乔"、" "、" "、"左"、" "、"萎"、"鹜"等保留了古代的词义;另外还对《现代汉语词典》等现有词典或著作在"硙"、"趮"、""、"倯"、"萎"、"本"、"丧"等的词形、注音、释义方面问题提出了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7.
就合肥方言单音动词的词形、词义及语音进行研讨。考释研讨的单音动词共50条,其中“烧”、“擐”、“鬻”、“鶄”、“[犀刂]”、“敕”等牵涉到词典等在注音、释义及词形认定上的一些问题;“农”、“趮”、“[至辶]”、“[日良]”、“[扌忽]”、“[合攵]”、“爁”、“懑”、“淖”、“luan”、“羊力”、“豧”、“xie”等牵涉到古词、古义在合肥方言的留存。  相似文献   
8.
就合肥方言单音动词的词形、词义及语音进行研讨。再考释研讨的单音动词共50条,其中“攮”、“削”、“操”、“扚”、“踒”、“縻”、“解”、“褪”、“瘝”、“煍”等牵涉到词典等在注音、释义及词形认定上的一些问题;“扚”、“沰”、“[詹刂]”、“揌”、“[祝土]”、“[少刂]”、“荡”、“顉”、“[目后]”、“ ”、“趣”、“[ ]”、“[沙目]”、“ [口乏]”等牵涉到古词、古义在合肥方言的留存。  相似文献   
9.
就合肥方言单音动词的词形、词义及语音进行研讨。研讨的单音动词共55个,其中“蝶”、“下”、“降”、“冲”、“[目聂]”等牵涉到词典等在注音、释义及词形认定上的一些问题;“[食掌] ”、“揰”、“嬔”、“鵮”、“ ”、“胤”、“縼”、“煠”、“ ”、“烃”、“烼”、“ ”、“摕”等牵涉到古词、古义在合肥方言的留存。  相似文献   
10.
世人于李鸿章,多知其戎马,少知其为诗,以为李公特以勋业显,于艺事无所措意。详析李公写于安徽明光诗,解其用语,究其旨意,于李公史事及为人处世多有解说。特于李公“屡败屡战”之精神,于李公以儒教为雷池,于李公为诗自成家法,多有发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