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通过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培养,采用电镜、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HUVEC的存活率、形态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从而探讨TNF-α致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分子机制以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体外培养,采用电镜、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肿瘤坏死因子-a(TNF-a)对HUVEC的存活率、形态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从而探讨TNF-a致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分子机制以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跌打损伤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常见病、多发病,易致局部红肿疼痛瘀血,严重者造成局部功能活动障碍。本方法外敷治该病,简便易行,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阿魏酸钠对高脂饮食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18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高脂组、SF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SF.10周末颈动脉放血取血样后,处死动物,检查血脂、观察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主动脉超微结构.结果:⑴高脂组和SF组血脂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SF组甘油三脂(TG)含量显著低于高脂组(P<0.05);⑵SF组AS斑块显著低于高脂组(P<0.01);⑶电镜结果显示SF组主动脉损伤明显减轻.结论:SF具有明显的抗AS形成的作用,其机制是:降低血中TG含量,保护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5.
细胞凋亡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细胞凋亡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角度阐述了细胞凋亡的证据及细胞凋亡的特点,探讨了动脉粥样硬化中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指出细胞凋亡是促成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