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释“澨”—中国先秦时期河曲地貌的述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河流地貌学中,一般将河曲两岸区分为侵蚀岸与堆积岸。中国古代也有相应的述称:澨与汭。但是,自汉朝以后,汉语中此两词渐至不用而成为冷僻字词,汉以来的经学家对其解说由含混而至不清,其本义遂至湮没。章从先秦经史献中搜集“澨”、“汭”二词,条析其在古中的语言情境,用传统的考据与字训诂方法,重点论证“澨”即河曲侵蚀岸,与堆积岸“汭”相对。由此,恢复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中,关于河曲地貌述称的科学史。  相似文献   
2.
在传世文献中 ,最早出现“清暑”一词的大约为东汉张衡的《西京赋》:长安西北 ,“其远则九甘泉 ,涸阴冱寒 ,日北至而含冻 ,此焉清暑”。三国吴薛琮注 :“其处常阴寒。日北至 ,谓夏至时 ,犹冱寒而有冻。帝或避暑于甘泉宫 ,故云清暑。”1 甘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约九十多公里  相似文献   
3.
示坡线是地行图上常见的符号,它与箭头符号的寓义相类似,表示“态势”的指向。示坡线用短线依附于有关的地形地物线联构而成,有单体和组合体两种主要形式;组合体是多条短线密集排列而构成的“锯齿”线。在地图上,示坡线有高-低、上-下、主-客的指向寓义。(图1) 一、单体示坡线:标绘于山头、山嘴、谷底的等高线上,指向下坡方向。指明地势相对的高  相似文献   
4.
一些报刊上的报导文章,形容某一村庄之小、之不起眼时,常用下面的话:“这个在地图上寻找不到的小村庄……”。这句话对吗? 首先须弄清,写报导的作者查看的是什么地图。如果在常见的中国政区挂图、中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