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中学写作课的当务之急青钾格尔木中学王嘉民中学生应该学会写什么样的文章?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切中肯綮,很难回答。原因一,社会对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过宽过高。社会分工极其多样极其复杂,各行各业都有不同于其它行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2.
中学写作教学突破性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王嘉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语文教学与研究逐渐摆脱了“左”的桎梏,踏上了尊重并研究自身规律的正轨。在中学写作教学领域,于漪、陆继春、蔡澄清、常青等一批同志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中学写作教学仍然...  相似文献   
3.
《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是举世公认的两篇好文章,作者王安石和苏轼都名列“唐宋八大家。”不少人都认为,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相似、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石钟山记》的“预习提示”就明确指出:“本文的作法和《游褒禅山记》有类似之处,借记游以阐述自己的见解,在游记的写法上别具一格……”笔者却持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什么叫“飞白”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明知其错故意仿效”的修辞格谓之“飞白”。《聊斋志异》里有一篇《嘉平公子》,说的是嘉平公子外秀内拙,“谕仆帖”上错别字满篇,“花椒”写做,“花菽”,“生姜”写做“生江”,“可恨”写做“可浪”,其妻羞之,写诗一首云:何事可浪? 花菽生江;有婿如此, 不如为娼! 《坚瓠七集》(四)也有一则故事,写一个托庇祖荫做苏州通判的人,将“翁仲”读倣  相似文献   
5.
《杨州慢》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之一,现被选入六年制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这首词从好几个角度,用好几种方法描写了当时杨州的凋零,表现了作者强烈的“《黍离》之悲”,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写作方法上讲都堪称上乘。在这篇短文里,我不想从这些方面对这首词作出评介,只冒昧就课本的两条注释,提些异议,以教于大方。其一,“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课本注释为:“(人们看见因金兵南侵而遭)毁坏的城池和古老的大树,至今仍厌恶谈到(那种破坏正常生活)战争”。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之所以让人尴尬,除过目标不明、教材落后以外,也有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第一、在语文学习上,对“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的本质认识不清,没有下大力气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需要人类学习语言,总的说有两种情况,一种叫“语言习得”、一种叫“语言学得”,这个分类是正确的。但是,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语言习得”是“无明确目标的、自发的掌握语言的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的,这种认识不对。就以小孩为例,小孩一生下来,就有先天的本能和需要,这些本能和需要是维持生命必需的,比如吃、喝、拉、撒、哭…  相似文献   
7.
一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提得幼稚可笑,其实不然。对这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从来就没有弄清过。不信?咱们随便举两个例子:“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初中应该了解哪些?高中又应该了解哪些?是“了解”“通晓”,还是“掌握”?到“杜牧”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