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五四”的历史评价,存在着一种有意无意的失衡:人们往往注目于它的否定性意义,却忽视了它的建设性意义。“五四”时期,鲁迅把道德价值衡量渗入到自己的“启蒙”工作之中,不仅猛烈批判旧道德,更以现代文明精神建构新道德,围绕“人”字,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及其原则。据此,鲁迅提出的“个人主义”(即个性主义)以及“以幼者为本位”等,更成为“五四”思想解放的重要道德命题,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人的解放的新开端  相似文献   
2.
典型问题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说三道四,做了不少文章。他们的御用班子“初澜”在一篇专谈文艺创作典型化原则的所谓“体会”文章中,“批判”了几种违反典型化原则的谬论,而被列为“第一号”“批判”对象的,就是“写真人  相似文献   
3.
怎样看待祥林嫂性格中的反抗精神,历来有不同意见。提得高的,认为祥林嫂勇敢地与封建“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作斗争,具有强烈的反抗性;看得低的,认为祥林嫂的行为根本没有触动“四权”,谈不上有什么反抗性。也有同志认为祥林嫂有反抗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近20年来的现代文学流派研究进行反思,力图总结某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以为今后研究的参考,从而促使流派研究更趋科学并得以深化。文章主要就流派确认标准和怎样进行具体研究等问题进行阐述,并提供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5.
说“梯子”     
最近翻阅教育史资料,读到张之洞等人的《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感到颇有点意思。孔老二鼓吹“学而优则仕”;那末,怎样才能从“学”到“仕”,也即从读书到做官呢?这就不免需要有个“梯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是一个这样的梯子。十九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他的作品艺术生命力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真正艺术的标志是跨越历史语境的。即使作家已经逝去,他所描写的事件已经成为历史,其作品依然能够让一代又一代读者感动,这样的作品就是优秀的作品,甚至是不朽的经典作品。这种作品不仅可以反复地为后世读者所阅读,还可以为研究者留下不断解读的余地,其中带有规律性的能够在文学史上“定格”的艺术经验,一经总结,就会成为当代文学思潮的镜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