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文学简介》是布斯在云南大学的讲稿,这里选译了其中的第一讲:“英国文学的新时代”和第十二讲:“威廉·萨默赛特·毛姆。”第一讲是英国当代文学概述,以后各讲均为作家评介,今后将继续选译部分作家评介。  相似文献   
2.
“古典主义”,通常是指十七世纪欧洲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文艺流派及其理论和创作原则。其实,崇古的倾向始于古代的罗马。古罗马文学是尊崇古希腊文学,仿效古希腊文学的。因此,后来的西欧文学理论家,习惯上把古罗马文学仿古希腊的倾向称为“古典主义”,而把十七世纪的“古典主义”叫做“新古典主义”或“假古典主义”。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是古代雅典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代言人,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大师,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文艺理论的创始人。柏拉图的文艺思想在西方文论史上有深远的影响,研究他的文艺理论对研究西方文论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劳伦斯劳伦斯也是一个二十世纪初期最有独创性,引起争论最多的作家,其作品招致的非议仅次于乔伊斯。劳伦斯的创作目的是用小说来披露人性最深层的本能,这样做的同时,他也对现代工业社会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相似文献   
5.
奥古斯丁是罗马教庭在非洲的代理人,他忏悔早年读过许多世俗的文艺作品并深受感动,认为这是一种罪过。他从神学的角度攻击世俗文艺,但也承认世俗文艺的价值在于虚构,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承认它有和谐、统一的美。因此,他要把文艺纳入神学的范畴为宗教服务。  相似文献   
6.
莱辛从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提出塑造典型形象要从生活的具体环境出发来刻划人物的特定性格,目的是为本阶级服务。他继承并发展了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和“净化”论,进一步地分析了文艺的共鸣现象,提出“净化”的效果在于教育。他从古典文论来讨论18世纪的文艺问题,其理论带有浓厚的崇古思想和超阶级的人道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7.
“崇高”的意义在美的客观事物经人类的审美感受而养成崇高的感情,进而找到人生的目的:立下伟大的抱负,做出伟大的事业。崇高的感情是与崇高的思想和崇高的想象三者相联系的。思想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二者借想象来表现并与读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8.
《诗学》是欧洲文艺理论史上最早的著作,也是第一部系统地论述文艺的本质及创作规律的著作。它是亚里斯多德大约在公元前三百三十五年在雅典吕刻翁学院讲孚期间的讲稿。亚里斯多德死后,他的再传弟子的后人,  相似文献   
9.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狄德罗,曾编撰《百科全书》的目的是“要改变人们普遍的思想方法”。他对封建社会、宗教迷信等旧意识形态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宣扬政治平等、宗教容忍和思想自由,为新兴资产阶级大造舆论,给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这一基本思想渗透在他的一切著作中,在文艺理论方面的著作中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是欧洲文艺理论的主要话题之一。《诗辩》就是以新兴的资产阶级道德准则来批驳封建反动文人的理论,认为“一切人间学问的目的之目的就是德行”,作家的道德精神是通过作品使读者“怡情悦性”而达到其教育目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