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增勤 《新闻天地》2006,(12):29-31
十七年前,山东汉子孙修田在火车站捡了一个四个月大的豁鼻女婴,婴儿父母留信希望捡抱女儿者将来能为孩子整容,孙修田一诺如山,十六年后倾尽家资终于为养女做了整容手术,并千方百计帮助她找到了亲生父母。养女父母见到孙修田的第一句话就是:“您是世界上最讲信义的人!”打工汉子一言九鼎:“残婴也是一条命”1989年元月27日,凛冽的北风吼叫着直往人的骨缝里钻,一列从陕西省宝鸡市开往江苏省连云港市的列车沿着陇海线飞快地奔驰着,行至河南兰考  相似文献   
2.
2005年元月一日上午,29届雅典残奥会乒乓球赛单打冠军,山东师范大学中系学生吕晓磊,回到山东菏泽市东明县的家中度假,刚到家中,听说妈妈正在街上爆平度米花,他放下行礼就去给妈妈帮忙。世界冠军在街头爆玉米花,立即成为东明县城的一大新闻和景观。  相似文献   
3.
1929年11月11日深夜,上海市霞飞路附近一处院子门前,随着“砰!砰!”几声枪响,一个穿黑色西装者当场命归西天。此消息立即轰动了全上海,有报纸称这是“东方第一谋杀案”。  相似文献   
4.
马永贞出身于山东济宁的一个武术世家,自幼父母双亡,与妹妹马素贞相依为命。马永贞马术拳术无一不精.十七八岁时乡里乡外已无对手。马永贞久闻上海繁华,强手云集,便前往上海闯天下。到上海后,为结交豪杰.马永贞在静安寺设下擂台。勇者纷纷登台,都一一败下阵来.驰名上海的欧籍拳师黄牙须也成为马永贞的手下败将。马永贞从此成为威震上海滩的第一武林高手。  相似文献   
5.
高树勋是河北盐山人,1916年投军冯玉祥部当兵,不久与石友三相识,两人成为莫逆之交.石友三当上营长后,力荐高树勋接任了他原任连长之职. 1938年抗战时期,李宗仁开始组织、运筹在山东枣庄等地展开台儿庄战役.高树勋此时任第一战区宋哲元部第六师师长.他奉命扩军,一个师编为一个军.时任宋哲元部冀北保安旅长的石友三,手下实际上有一个师的兵力,番号为一八一师.石友三为扩大自己的实力,便借参加台儿庄战役之机,也到处招兵买马,对外号称六十九军.  相似文献   
6.
王亚樵是民国时期一位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爱国志士.他将暗杀作为抗日和反蒋的主要手段.一生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震动中外的刺杀大案.比较著名的行刺对象就有侵华日军大将白川义则、国联调查团团长李顿、国民党主席蒋介石、副主席汪精卫和财政部长宋子文等国内外军政要人。  相似文献   
7.
一青年民工因工伤致残,文盲村妇决心为儿讨赔偿,她同一律师签订了委托代理一审诉讼协议书,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为儿子讨回公道后,律师却将她告上法庭,追索一审诉讼代理费3万余元,官司几经输赢,最后竟惊动了山东省高层和最高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8.
王增勤 《湖北档案》2009,(10):43-45
1887年,王亚樵出生于安徽合肥,自幼聪颖过人,疾恶如仇。长大后,王亚樵不满于清廷腐败无能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加入同盟会,为反清救国而奔走。辛亥革命后,王亚樵来到上海,白天傲苦工,夜晚露宿街头,继续寻求革命。1915年,王亚樵追随孙中山,投身护国讨袁斗争,多次上书孙中山,建议成立暗杀组织,  相似文献   
9.
一位万里之外的异域老人,为何要在人生暮年定居中国?又为什么会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在这位老人身上,究竟有着怎样不凡的传奇故事呢?2009年7月24日上午,"感动2006—中国十大真情故事人物"92岁的美国老人牧琳爱(Eunice Moe Brock)女士,从山东省  相似文献   
10.
宋还吾。民国时期山东著名教育家,因为支持学生在山东曲阜演出独幕话剧《子见南子》,引起孔子后人不满,告到南京国民政府最高当局,引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辱孔”案。该案在当时中国的政界、教育界、学术界、新闻界和文化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