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
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公认书写汉字对于外国留学生是一只“拦路虎”,是一道“障碍”,是一个必须花大力气才能克服的“困难”。但是一般又认为这只令人谈而色变的“虎”,这个难度很高很大的障碍物,主要是对欧美人而言,对日本人则不然,因为他们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系统归纳了日本人学汉语易犯的语音错误;进而提出,目前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存在着两个误区:认为语音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误区和在声韵调教学中没有重点的误区;针对这两个误区,文章提出了4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翌凤研究     
吴翌凤(1742—1819)是清朝乾嘉时期的一位著各藏书家兼学者,与吴骞、黄丕烈同时。他毕生从事保存整理文献典籍,以抄书名世。同时又工诗画,通金石,多才多艺,在当时声名著于士林,但死后却声名不扬,事迹日渐模糊,近世几乎无人去研究他。为使这位古代名  相似文献   
4.
从语言、内容、文体三方面比较朝鲜时代的汉语教科书《训世评话》与中国"评话"的异同,探讨其改造和借用中国"评话"形式,可以看到今天应用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可能:首先,《训世评话》改造了"评话"的语言形式,采用文白对照,这样就能使朝鲜人发挥其原有的文言文优势较易理解白话,从而提高口语教学效果;其次,《训世评话》借用了"评话"的故事功能,对"评话"的题材有所取舍和创造,提高了教材的趣味性;再次,《训世评话》灵活运用"评话"的叙事方式,采用"评话"中模仿说话人口吻的特点,尽量通过人物对话来叙事,而舍弃了"评话"中的场景描写和心理描写。  相似文献   
5.
"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是从工作对象的角度对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理念和师德进行的规定。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四所幼儿园从六个维度对幼儿态度与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日本人学汉语中的声调语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汉语学习中,日本学生最难掌握的是声调、语调,本文对这方面的问题集中作一整理。  相似文献   
7.
吴翌凤(1742-1819)是清朝乾嘉时期的一位著名藏书家,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以抄书赋诗闻名于世,特别注意收集整理清朝当代文献和苏州地区的乡邦文献。吴翌凤一生著述宏富,本文对其中三种不同品类的著作版本、卷数、内容、价值等加以论考。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同为使用汉字的国家,遇到地名、人名汉字翻译,其读音一般就按翻译者国家的读音译读之。但是日本地名“新潟”,以前我们都译读为“新泻”,而近年来又改为“新潟”,引起混乱和不便。笔者认为历史上将“新舄”译读为“新泻”,在字源上有其合理性,并非误译,现在也没必要非改正为“新舄”不可,因为“舄”字对一般的中国人来说难认难读。即使要改,也只能由语言文字主管部门作出统一规定,而不能放任自流,造成有的改,有的不改;有的只改读音,不改汉字,有的只改汉字,不改读音这样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9.
1868年的“明治维新”,不仅使日本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使日本的中国语教育走上了同政治挂钩的语言教学之路。近代日本中国语教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71~1885),从传统的南京语教育向北京官话教育转换的时期;第二阶段(1885~1918),同经济扩张和军事扩张紧密结合的时期;第三阶段(1918~1945),为建立“东亚新秩序”服务的时期。近代日本的中国语教育主要是作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同远东政治格局紧密相连,走上了歧路,世人应引以为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