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基层的远程教育工作者,我们从贵刊受益匪浅。无论是耐人寻味的卷首语,还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栏文章,都给我们以启迪。从中,不难看到编者、作者的智慧与成就。出于对贵刊的珍视,今发E-MAIL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参考其它学术期刊的版式,希望贵刊能刊出作者的E-MAIL、项目资助等信息,这不仅是学术期刊的惯例,也便于读者、作者联系,同时也是对资助者的尊重。特别是作为远程教育的专业学术期刊,利用E-MAIL的重要性和意义更是显然的。上述意见妥否,供参考。关于作者与文章信息的一个建议$广东佛山电大@王建根 $广东佛山电大@张竹英…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师专科研工作的业绩和科研队伍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对师专层次的科研工作如何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结合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领域中使用的一些数学方法,阐述了数学的基础性、工具性,进而探讨了数学教学的改革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远程开放教育理工科实践教学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远程开放教育和理工科实践教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现状的理工科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为:功能三模块、活动三平台,方式三准则、导学三要素和教学三原则.该模式既坚持了理工科实践教学的工程性,又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既强调考核结果,又注重实践过程.有利于保证远程开放教育理工科实践教学的质量,有利于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对远程开放教育理工科的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师专数学教育专业里的一种不良现象 ,分析了其产生原因 ,并提出一些措施 .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内容根据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浙江版)第十一册《组合图形面积》改编 ;取材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 ,从实际生活中和生产实践中引出问题 ;把图形的交换、图形间的联系放在重要的位置 ;教材设计了相对开放的问题情境。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出圆形与其它图形组合存在的某种关系 ,并运用得到的规律 ,去解决实际问题。2 通过引导 ,使学生明白 ,学习数学时如何去探索好的方法 ,去研究和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运用于生活实际。3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兴趣 ,感受生活中与数学有密切关系的问题 ,能主动地去解决…  相似文献   
7.
市级电大作为电大系统中的一个基层办学单位,其网站建设也同样具有其特殊性,本文以佛山电大校园网为例,就基层电大网站的建设、功能、服务等内容进行了介绍。着重讨论基层电大校园网络如何在远程教育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开放教育教学模式转换初期阶段的课程导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教育模式是教育在现代生活方式下的一种必然选择。电大系统正在进行的开放教育尚处在由传统教育向开放教育模式转换的初期阶段。由于这一阶段教学主体的观念需要转变,教学方式需要探索,必要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仍待完善,其课程导学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开放教育内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试点过程中,我们摸索了一些适合初期阶段特点的做法:自学的情景创设——问题诱导;自学方法的引导——示范模拟法;自学方式的多种选择——非标准化;自学成果的适时检测——同步练习法;面授方式的不断改进——案例分析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已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其重点之一即是推行人性化的评价方式。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的中学(除少数老牌重点中学外)仍然沿用传统的一种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各种形式、各种规模的排名和公开,谓之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并毫不脸红地鼓吹这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手段(因为引用了电脑和网络)。众所周知,就连学生历年高考成绩也未能幸免。学校和各级管理部门总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的高考成绩弄到手,处理后,甚至在各种媒体上进行公开。这跟《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用IPX发送、接收过程的基本步骤和跨网信息传送的方法及网桥的作用,并分析了IPX信息传送时可能出错的原因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