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唯一一个实施10年制基础教育的亚洲国家,菲律宾开始对基础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实施K-12计划。2013年,阿基诺三世总统签署《2013强化基础教育法》,菲律宾开始实施K-12计划。K-12计划具有加强早期幼儿教育,建立与学习者相关的课程体系,确保学习过程的完整严密,通过母语建立熟悉的知识脉络,教育承接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整体发展等特征。在实施与管理过程中,K-12计划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我国水土保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西部环境与西部大开发关系的基础上,从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和任务出发,提出了西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应用层次分析和快速聚类法原理,选取社会经济指标、用水指标和水质等5类共10项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咸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采用聚类分析、层次分析和模糊矩阵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咸阳市水资源承载力不安全系数与较不安全系数之和一直处于0.7附近,较安全与安全系数之和处于0.3附近,且咸阳市水资源承载力安全系数呈现增加态势。在西咸一体化建设规划中通过发展经济、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和水污染治理可望提高咸阳市水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4.
现代国家建构理论认为,现代国家具有双重特性,即"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的特性.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必须分两步走:先完成"民族-国家"的建构,再进行"民主-国家"的建构.这一任务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民族-国家"建构的基础上,以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标志,从自身建设、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三个方面对建构社会主义"民主-国家"进行了有益探索.由于当时党的政治生态在很大程度上被党领导人民进行民主革命和长期的政治动员所形成的特殊的领袖魅力所垄断,八大对"民主-国家"建构的探索以"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而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5.
小学一、二年级:不要停止为孩子大声读书目前小学语文教育通常在一、二年级主攻识字,多数孩子在这个阶段完成了上千字的识字量。在孩子的这个阶段大人常犯的错误是:误将识字量与阅读能力等同起来。如果一本书中绝大多数字孩子都认识,那么大人认为孩子肯定能轻松地读懂。实际上并非如此。独立阅读是一项需要培养的技能,需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制度”,扩大高校自主权,增加考试灵活性,文章参考韩国在高校招生方面的经验,以及他们的“入学面试官制度“定时”“随时”二元化招生体系的实施过程,为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表现性评定兴起于美国20世纪晚期,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提升评定标准促使课堂与教学获得良性发展。表现性评定可分为任务指向型和结构指向型,并具有真实性、整合性以及建构性等特征。不同于以往的评定方式,表现性评定有一套严密的评定体系,通过具体的构思、设计与测评三个步骤将评定任务逐步完成,最终达成了多元评定标准,评定兼顾过程与结果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目前小学语文教育通常在一、二年级主攻识字.多数孩子在这个阶段完成了上千字的识字量。在孩子的这个阶段大人常犯的错误是:误将识字量与阅读能力等同起来。如果一本书中绝大多数字孩子都认识,那么大人认为孩子肯定能轻松地读懂。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和制度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与旧中国和资本主义社会完全不同的经济道德体系。社会主义经济道德以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尊重劳动为价值核心,以典型式教育为实践基础,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也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其中包括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把个人与集体、国家有机地统一起来,尊重劳动,倡导平等、互惠的劳动理念和坚持典型式教育,将广泛性与先进性结合起来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理》教材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地理科学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多年从事《中国地理》教学经验,提出了《中国地理》教材改革的设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