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有将记者的职业标准由"真实"(真实的事实)退到"自由心证",这一行业才能一方面实现整体追求"真相"的目标,另一方面,普通人,而不是上帝,才可以继续当记者. <判断真相的权利属于公众>一文发表后,有新闻界的同行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你在文章中论述的是媒介传播的法律底线,但是,从媒介自身的立场看,传播的底线又是什么?"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道,"真实"不能成为媒体传播的标准,否则,表达自由就将无法实现,因此,法律的底线"应当容许"虚假新闻的传播.但是,作为一家媒体,尤其是负责任的媒体,不能将法律底线当作职业标准,随意"容许"自己成为虚假新闻的传播平台,那媒体的传播标准到底应该是什么呢?我的回答是:媒体传播的职业标准,应该是从业者的"自由心证".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中媒体、政府和公众的多重角色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的独立报道权不应该受到政府的管制,同样也不应该受到民众情绪的管制。  相似文献   
3.
<社会记录>是一个先行者,它平等地观察不同价值观,冷静地记录新闻中复杂的人性,努力践行着解释性报道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媒体宣称自己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并且部分地造成了媒体在当今中国社会的角色错位.  相似文献   
5.
十七届四中全会前,境外媒体纷纷预测,本届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全会,有望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的财产申报制度。但会议公报一出,一向对中国政情估计尚准的境外媒体,这一次却跌碎了眼镜。公报中仅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反腐的力度和制度的建设、在财产申报方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十七届四中全会前,境外媒体纷纷预测,本届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全会,有望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的财产申报制度.但会议公报一出,一向对中国政情估计尚准的境外媒体,这一次却跌碎了眼镜.公报中仅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反腐的力度和制度建设,但在财产申报方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王志安 《青年记者》2010,(19):95-95
在今天中国的各个媒体中,并不缺乏"好心"的记者,他们以监督公权力为己任,积极为普通民众的利益代言.但是,也要看到,中国目前媒体从业者的职业水准还比较低.有许多人认为,只要有一腔热血,就可以以笔为刀,替天行道了.但非常不幸,在相当多的时候,如果一个记者仅仅有"好心",而缺乏足够的专业背景和知识,他的报道不但不能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还很可能好心办坏事.  相似文献   
8.
十七届四中全会前,境外媒体纷纷预测,本届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全会,有望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的财产申报制度。但会议公报一出,一向对中国政情估计尚准的境外媒体,这一次却跌碎了眼镜。公报中仅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反腐的力度和制度建设,但在财产申报方面,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身陷囹圄的韩锋局长估计现在肠子都悔青了,正如网友所言,这位在当下官场中绝不算是一个坏干部的胥吏,栽在了自己的日记上.网络又一次显示了它的威力!网上流传的日记显示,韩锋平日里的工作主要是开会、喝酒、受贿和玩女人,用网友的话说,这些记载"文笔生动",充满了细节描述,是一部活生生的当代"官场现形记".更有好事的网友,主动根据韩锋公开的行程对日记内容的真伪进行细节考证,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0.
富士康令人惊心的十二连跳事件,还有接连发生的校园惨案,再次把媒体推上了风口浪尖.有许多人认为,正是媒体的高度关注,才引发了效仿效应.的确,当富士康发生九连跳的时候,许多媒体都在报道中说,这绝不会是最后一个跳楼的,话音未落,第十跳的惨剧就发生了,紧接着,第十一跳、第十二跳再次挑战国人的耐受力.更令人不安的是,南平杀童案发生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各地相继发生5起校园惨案,虽说发生在前的未必就是后来发生的原因,但短期集中发生的类似悲剧,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效仿效应.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开始呼吁,媒体应该克制对类似事件的报道,以防止悲剧的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