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在2005年高考题中出现了在坐标平面内处理四边形面积最值的题目,而且放在偏后的份量题中,此后连续几年每年均出现一个涉及四边形面积最值且份量比重差不多的题目.2010年此类题目隐匿了.经仔细观察,发现另一类型的题目出现了,这类题目同样放在偏后的解答题中,具有一定份量.可以预测今后几年可能会象出四边形面积最值题目一样出此类...  相似文献   
2.
数学中的动中求静是指:在某些图形因素或数量关系变化时(即动),隐藏在图中某些图形因素或数量关系保持不变(即静).挖掘这些静的因素往往成为解题的关键.以2009年高考试题为例赏析.  相似文献   
3.
挖掘课本重要公式潜在功能浅说王承宣(四川省普格县荞窝农场子弟校615300)高考数学复习是学生与教师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教科书中的一些重要公式、结论已相当熟悉,但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等的不足,住往只会机械的...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高考渐渐远去,仔细翻阅试卷,发现2014年全国新课标试卷有关取值范围的试题几乎是以点的特征确定范围,可谓特色明显.类型如下,供教学参考.1以极值点定范围此类试题是赋予极值点以一定的条件,通过对条件的数学表达而求得某字母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5.
高考试题大都是质量较高的试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应重视对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从中挖掘一些常被忽视的解题方法,并注意应用于教学实践,这样做对学生参加高考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
对2011年部分高考试题进行研究,发现试题透露出这样的信息:阅读试题后,解题策略容易确定,而实施策略时却发现不能轻易的获得最后结果.要么运算繁复难以支撑到底,要么难于寻出运算技巧.这种现象不是单纯的偶然现象,而是必然性中蕴含的偶然,在数学教学中应引起高度重视.举例佐证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寻求习题的巧解、智解的探索中,更应注意强化习题的常规解法的教学,本文就复数这一章的内容对此举例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九十年代以来,四川中考试题在试卷最后部分的较难几何题目中,时常出现跟平行关系有关的题目.这类平行关系或直接出现于题目的条件中,或隐含于题目解题过程中、或是需证的结论.对于条件中给出平行关系,它的利用或挖掘对题目的解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结论需证平行关系,则需充分挖掘判定平行的条件.本文举例谈一谈这种特色.  相似文献   
9.
法一 建立点的坐标满足的含参等式,设法消去参数,得直线方程,这就是点所在的直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