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划界思维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重要机制。运用划界思维,邓小平不仅澄清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观念的诸多误区,而且也解决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理论难题,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
语言训练的设计与指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读了章熊先生的《模仿·类推·创造──语言训练中一个有待开发的领域》(载《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5期)一文后,觉得这种语言训练设计非常新鲜,于是我按章先生的设计在我所教的两个班里作了一次实验。为便于说明,不妨将章先生设计的练习移录于此:下面是两组咏物诗,请你模仿这种写法,另选两种物品(例如“镜子”“木偶”“吊桶”……)也写两组。每组两行。两行字数可以不一样。蜡烛_________站的不端正的_______________必然泪多命短_______________锚_________即使一生不露面_______________也会感到它的存在_______________我把这道…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工作中的辩证法●河南省平舆县西洋店中心学校段纪录●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王来金在班主任管理学生过程中,对待学生宽严关系的把握问题是一个最常见也最难妥善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试图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辩证看待严与宽的关系严与宽的辩...  相似文献   
4.
抓住一点拓展对比山东王来金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写黛玉初至贾府门前,有这样一段描写: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依据“蹲着”和几个“大”字,学生能够理会这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的传统形态表现为以儒家文化为主导,儒、释、道互补的格局.它以天人合一为根本思维方式,在世界观上强调道德本体论、在价值观上强调民本主义、在文化精神上强调和合精神.在封建社会,它被异化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尺度在世界观、价值观上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解构,结束了儒家文化及其意识形态在中国文化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使中国文化走上了与西方先进文化接轨的道路.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新文化在世界现、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超越.邓小平理论全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在统一,它的产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成熟和中国现代文化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划界思维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重要机制。划界思维使邓小平不仅清除了附加在马克思主义身上的种种误解,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而且在许多方面又创造性地解决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做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完美统一。本文阐述了邓小平在事关社会主义命运和发展前途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难题和现实难题面前,运用划界思维所作出的巨大理论创新及其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试论班级管理中严与宽的辩证关系王来金严与宽的关系是班级管理活动中一个最基本的关系,由于它不象具体问题那样容易识别和判断,又常常为人们所忽视,以至于迄今为止,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一直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关于中国文化现代化现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阐述得相对较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新的世纪,认真探讨这一问题,对于建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的问题.中国社会的独特性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中国社会的历史实践,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中必将居于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将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即社会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文化思维模式的奠基作用和文化格局的优化作用.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马克思主义与西文化的互动.马克思主义既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论全球交往对世界文化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当代全球交往特征及其本质的分析,揭示了当代全球交往对世界文化生态的影响。本文认为,当代全球交往的根本动力是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张,信息技术的的飞跃是全球交往形成的根本标志,而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一体化则是全球交往的主要特征。全球交往的形成对世界文化生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全球交往改变了世界民族文化的生存土壤,加速了世界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同质化;第二,全球交往改变了世界民族文化的存在形态,导致了民族文化功能的转变;三,全球交往改变了世界民族文化的相互关系,重塑了世界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0.
政治属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体现为阶级性、政治动员性、灌输性和社会控制性。关于阶级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地体现并指示着入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及价值取向,它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特征,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反映时代特征、符合我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政治动员性,是指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