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探索、历史研究、教材建设,这是顾黄初先生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而他的语文教育性质观,又是理论探索的核心。在近年开展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顾先生针对讨论所围绕的本质问题(即语文教育的性质观),发表了《中国语文教育的讨论与改革思路》等论著,阐述了许多真知灼见。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之所以对语文教学有着不同的意见,主要“在于对语文学科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有不同的理解,对解决语文教育存在问题的途径有不同的看法”。为此,他认为,由《北京文学》杂志引发的“语文教育的讨论,无论如何是必要的,积极的”。同时,他…  相似文献   
2.
试论当代初中语文教师的培养规格──兼谈三年制师专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浙江绍兴师专中文系王松泉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师范教育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旨在认真总结我国师范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新时期师范教育与师资队...  相似文献   
3.
在朱绍禹先生辉煌的学术成果宝库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和科研成就的巨大。然而,我们更应该发掘和学习他与众不同的学术理念。他那强烈的创造意识、辩证的哲学思维、开放的学术观点、严谨的结构思路、练达的语言风格,正是当代科学研究所崇尚的风格,皆可成为当代学人研究学术的楷模。一、强烈的创造意识朱先生强烈的创造意识主要体现于他对语文教育规律的剖析和揭示。他的学科基础观、学科结构观和学科发展观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发展。朱先生的这种理念,源于他的学科革新观。他说:“凡是优秀的教师,是必定具有符合…  相似文献   
4.
我曾经见到过这样一个班级。为了改变基础较差的现状,提高语文能力,同学们在老师有计划的指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且饶有趣味的语文训练。他们把课内外的语文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把语文训练组织成为有计划有目标的“过关”活动。上学期,这个班就要求过好六个关:常用字关、书写关、拼音关、查字典关、笔记关、应用文关,与此同时,努力为以后逐步过好分析关、速读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发起和主办的全国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观摩研讨会1996年7月18日至23日在大连举行,来自24个省市自治区的650多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参加了大会。这次研讨会的目标和任务,一是要认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内容的现代语文教育思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把握,筛选信息。其目的在于培养一种现代人必备的阅读能力——迅速、准确地获取文本信息的能力。应该说,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并不十分困难,因为从文本中提取主要信息的阅读技巧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借助这些阅读技巧,即便是面对这一单  相似文献   
7.
今年四月,正当商议接待朱绍禹先生讲学之际,忽然得知他病重的消息!我惊愕得说不出话来,回想去年底先生来绍兴时,虽已86岁高龄,但座谈、讲学、游访……兴致勃勃,声如洪钟,神采焕然,怎么一下子就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前些年,傍西环城河修复了一个西园。西园依水而建,因地制宜,在传统的江南园林风格中渗透了“东方威尼斯”特有的水乡情调。游人信步园中,但见拱桥映碧波,垂柳抚石岸;回廊长椅,亭榭楼阁,各得其所;假山曲径,花草竹木,相映成  相似文献   
9.
面对沈从文的这篇盛年之作,我们正需要唤醒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好在教材编写者在此次修订中已经着重强调了这一点,课后练习中的问题设计就是很好的证明: 练习一“说说你对课文主题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说明】小说运用讽刺手法刻画了套中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板书宜突出套中人的形象特征,以及通过婚事所反映的腐朽思想,揭示套中人的必然结局和小说的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