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普通话基本音位的教学图示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以往教材中发音示意图未受到重视的原因,认为发音示意图本身示意功能的不完善是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本根据《普通话发音图谱》及以往教材中的发音示意图。对普通话31个基本音位的教学图示法做了进一步的设计。针对辅音,突出了发音过程的展示。并新增了一些形象的标记符号;针对元音。对唇形做了重点加工。使舌位的高低、唇形的圆展处于鲜明的对比状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证以下几个问题:华文水平测试的必要性;它的参照性质;宏观结构;语言要素标准和语言能力的标准;拟突出的内容。除了第一个问题,其他几个问题实际上都是在回答同一个基本的问题,即华测的特点,这是华测总体设计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本文最后列举了基于华测能够作出的9大决策——这是决定华测价值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布的《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初步解决了部件的界定、拆分、命名等问题,但该规范尚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概括起来,主要是成字部件的界定问题、代表字的用字范围问题,以及非单笔部件的命名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4.
华语测试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测试道路上必须迈开的一步.本文主要从海外华人人口、海外华人的华语状况、华族对汉字的执着等几个角度论述了"华语测试"作为一种国家级语言水平测试的必要性,讨论了华语测试对汉语测试、教学乃至海外华人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标准"与"基础"--基础阶段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从理论和调查两方面质疑了几十年来一直指导着基础阶段语音教学的赵元任语音教学观,提出了从“语音基础”(语言教学的基础)到“基础语音”(语音的基础)的教学理念,指出语音教学也应分阶段、分层次,并进一步以是否别义为依据分析了语音项目的基础资质,认为变调、重音、语调、轻声、儿化都不属于基础语音的内容,声母、韵母、声调也非整体上属于基础语音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和调查两方面质疑了几十年来一直指导着基础阶段语音教学的赵元任语音教学观,提出了从“语音基础”(语言教学的基础)到“基础语音”(语音的基础)的教学理念,指出语音教学也应分阶段、分层次,并进一步以是否别义为依据分析了语音项目的基础资质,认为变调、重音、语调、轻声、儿化都不属于基础语音的内容,声母、韵母、声调也非整体上属于基础语音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笔画系统的面貌——笔画的种类与个体差异——在最基础的层面上影响着汉字的面貌和难度。笔画系统的简化对汉字的规范、传承及传播意义重大。本文的数据和论证表明,在不引起重新认读的前提下,笔画系统笔画总数至少可以由现在的32个简缩为25个,降幅高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8.
基于华文水平测试海外需求调查的结果 ,本文对华测的总体设计思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包括华测的基本性质、华语标准、华测能力标准、华测拟突出的内容与特色等。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深入论证了以汉字为落脚点的华测能力等级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结合《弟子规》的改编,本文从文化、形式、内容、难度等多个方面论述了传统蒙学读物的华文教学价值,并初步获得了一些相关数据。本文认为,观念文化类的蒙学读物经过适当地改编,不但适用于华文教学,甚至适用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研制原则系统,认为加合性是其根本缺陷。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生成性的原则系统。该系统的特点在于它的生成性、双部性、平衡性和互补性。该系统首先分为基础原则和操作原则两个子系统,前者监控后者。后者又进一步分为选词、排序和标注三个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都有下位的原则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