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3+X”高考科目改革的目的是要改变传统的学科分立测试的形式 ,旨在建立人才的新的知识结构 ,向一种综合的大文化形态转变。1 .学科内的综合也可以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以 2 0 0 0年江苏、浙江等四省的“3+文 (理 )综合”的试卷为例 ,其综合试卷仍以学科内的综合为主 ,跨学科综合的比重不大。因此综合能力的考核不在于考试科目的变化 ,关键是考试的内容。只要在考题上下工夫 ,在原来的“3+1”和“3+2”科目上对考试内容进行改革 ,同样可以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且更为有利。因为“3+X”是牵一发动全身的 ,操作不当 ,反而会引起负面效应。2 .考…  相似文献   
2.
高考内容的改革是高考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多年来,一直受到社会、家庭的密切关注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艺术类专业考试的改革,更有着与其它学科考试内容改革的不同特点。如以绘画艺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的设计艺术虽然开创了四十余年,但基本上仍承袭着几十年前初创时的绘画艺术专业的招生考试内容,其考试内容和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要求,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一、设计艺术学科的特点及其发展 设计艺术学科和绘画艺术学科无论从它自身所研究的对象,还是它的培养目标、知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通过对高考科目改革的回顾与分析,进一步探讨与高考科目改革相适应的高校招生录取体制的改革以及对减负问题的认识,从而更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发展,高等学校必须认真反思和改革自身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搭好平台。  相似文献   
5.
从科举制度的兴废论考试的必要性和高考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的方法来甄别选拔人才的国家。封建的科举考试和今天的高考,是我国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教育选才的基本制度。科举制度在我国经历了1300年之久。历史上曾有过六次关于科举存废之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动态地考察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直至退出历史舞台的整个过程,把它放在新制度对旧制度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加以认识,对推进和把握广泛关注的考试的存废和高考制度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一、“学而优则仕”是科举制度的核心,也是今天干部选拔的依据之一“学而优则仕”是科举制度的核心。“仕”者,“官”也。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空前,高校的招生规模已由 1998年的 108万人猛增到2000年的200多万人,是恢复高考后 1977年招生数的 8倍、录取率的10倍。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录取率已达到70%左右。录取率的提高和教育市场的开放,不仅为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为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然而也给高校招生工作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高校新生录取实行双向选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上大学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自身社会地位变化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通过对高考科目改革的回顾与分析,进一步探讨与高考科目改革相适应的高校招生录取体制的改革以及对减负问题的认识,从而更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目前高等教育中出现的供求之间的矛盾和本人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教育必须走向市场,适应市场需求,并按照产业进行开发运作,使高等教育在市场竞争中得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