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介绍了实验生成、迁移生成、探究生成、变式生成、辩论生成等几种知识生成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判断原电池的正负电极,能写出电极反应式.了解半电池、盐桥等概念.(2)通过实验与分析,初步掌握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3)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  相似文献   
3.
"导学案"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线索,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减负增效,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2013说明(选修科目)》化学学科部分的考试说明中也明确指出,重点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化学实验探究、从化学视角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等能力.因此自主、合作、探究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代名词,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5.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文章指出了教师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以及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