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晋国世族研究对研究晋国史乃至整个东周史皆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有关晋国世族的大量专著、论文相继问世,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后,应对这项课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世族兴衰与晋国政局变迁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春秋末期,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到过当时具有重要影响的晋国。从鲁、晋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孔子的“以礼治国”思想与晋国历史文化传统及现实的冲突性和导致孔子临晋而返的直接原因三个方面,对孔子不到晋国的原因加以分析,同时亦可看出造成战国时期开始的儒、法之争的历史前因。  相似文献   
3.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讽刺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这部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格列佛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故事,讽刺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  相似文献   
4.
孕育孔子学说的鲁国与晋国在历史文化传统上存在着的巨大差异,导致主张“礼治”的孔子对晋国历史文化传统及现实的叛逆性格指责颇多,表现出二者尖锐的冲突性。集中论述孔子“礼治”思想与晋国文化产生冲突的来龙去脉,从中可以看出造成战国时期开始的儒、法之争的历史前因。  相似文献   
5.
17世纪至19世纪美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中,都存在着批判黑暗现实、否定旧伦理、旧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共同点。这从美国霍桑的《红字》和中国曹雪芹的《红楼梦》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美国人要冲破宗教戒律的影响,中国人要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其共同的目的都是要否定旧伦理、旧宗教、追求个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