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祭母     
“母亲,儿子来看您了!”荒草萋萋的坟前,魏公焚香、摆供、烧纸、长跪。那是庄稼甩叶抽穗的北国七月,天,瓦蓝瓦蓝的,只飘动着几缕如绢如绸的白云;地,葱笼繁茂,高棵矮秧儿,一律高扬着绿色的旗帜。遍野的虫鸣,时断时续,时高时低,似乎是节令搏动的脉冲。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听读说写是语文课独有的东西,差矣!任何一门学科,例如数理化,哪个没有听读说写呢?还有人说,语文课的听读说写应该并重,又差了!多中心,便是无中心;都是重点,便没重点。其实,语文课的中心和重点,只能是写。写,以听读说为基础,同时,又是听读说的延伸、提炼和升华,是语文课的穿透点、关节点。当然,语文课的写,绝不等同于数理化课的写,其所独有之处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写意和抒情。而一些无效语文课,恰恰无视这一点,脱离具体的语言情境(意、义、神、韵)架空分析,几乎成了顽疾。以为通过热热闹闹的课堂对话,架空地理清思路,架空地讲明写法,…  相似文献   
3.
不要轻易否定自我,而要充分尊重来自心灵深处的颤动。如此,真纯便会翩然降临笔下;美的极致,便会在作文本里一展芳菲。  相似文献   
4.
心声,是大千世界的回声,是高粱拔节原子裂变的旋律,是造化进化的乐章,是寻求天汉星河知音的信号,如果能够抓取、捕捉,并破译其一,即可立见成功。  相似文献   
5.
既然考试不可避免地成为教与学乃至教材编写课标制订的指挥棒,那么,我们为何不利用一下这种现成的指挥棒,去指挥教与学乃至教材编写课标制订呢?因此,我提出第二类作文大考新题型——即过程和结果一起考。结果,指当场写出的文章。过程,指当场写出的文章的思维过程。文章,可以是一篇,也可以是不同题材体裁的文章多篇。过程,包括入微感觉的调动、美妙瞬间的生发、激情驱动的驾驭、真纯展露的孵化、心声破译的求取、哲理穿透的把握、热点引动的求索、世态人情撞击的提取、古今文化熏陶的提纯等等,所包容的潜意识唤醒、创意的萌生、灵思的穿透、…  相似文献   
6.
家乡的雨     
家乡的雨,给我灵透,给我灵动,永远飘洒在我的心中。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忽视了一种最不该忽视的捡拾散金碎银的写作(也可称作拾穗写作)——即三言五语的写作。所谓小作文、写日记、对应修辞造句等,与此不能等同。小作文、日记之类,常常是被迫写、硬写,而且,凡写必得有头有尾,五脏俱全;甚至,为图解、模拟既定写法、辞法而写,多半流于形式,陷入文字游戏。而拾穗写作则完全不同,完全可以不计豹头猪肚凤尾之类,完全可以不管拟人、排比、比喻之说,不接受任何束缚,不理睬任何说教,一心一意写出自己特定时空的特有感觉、感知、感悟,三言五语,随心所欲。这样,往往更能中规矩成方圆。我刊“心海帆…  相似文献   
8.
恩师范中天     
当纷繁的世界经过时间的沉淀以后,当随波逐流者成为匆匆的过客以后,当盲目自许、盲目自骄者连自己也开始脸红以后,当经常在弱者的弱势上,用尖刻的挖苦、冷酷的嘲讽肆意驰骋者知道最可笑的应该是自己以后,我就越发觉得,在自己教育生涯刚刚开始的时候,得遇范中天先生这样的校长是何等的幸运。  相似文献   
9.
诗词四首     
爵江月·怀乡一丛香蒲,几点芦花;一串鸟啭,几处鸣蛙,都能逗起我对故乡长长的思念。野泊荒塘,几户错落草房,绿柳白杨。鸡鸣犬吠,炊烟直,丛中一花翘望。白鹤兀立,在水一方,倒影留天上。长空望断,几番梦回故乡。小院柴扉柳墙,叶底莺藏,瓣上蜂忙。雄鸡漫踱,鸭点首,门畔花猪半躺。麻雀忽起,犬叫骤响,有贵客来访。一蝶突动,款款越过柳墙。  相似文献   
10.
点评,如何避开言必称技法,言必称主题段意、言必称开头结尾过渡等等公式化、概念化的老套,变说教为激发,变语法修辞知识图解为通过咬文嚼字开掘神韵神髓,此稿作了可贵的尝试,供参考。不是示范,只是抛砖引玉,本刊急需此种稿件。可点评习作,也可点评课文,同时,还可点评时文。长文,可点评精彩片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