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概念教学是高等数学教学的薄弱环节,本文分析和讨论了化生地类高等数学概念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激发其求知欲,使之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优化学习过程。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转变师生角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完成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一、营造和谐氛围,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二、开展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体精神;三、进行自主学习,孕育学生主体发展;四、提高教师素质,实现学生主体回归。  相似文献   
3.
王淑菊 《小学生》2013,(11):55-55
新课改,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也已经不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把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列为明确的目的,教师应该把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学法指导即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使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如果将生活元素融入实践教学课堂,既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领学生快速进入真实的教学情境当中,也能够加深其对数学知识的印象,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借助于生活实例,采取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助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