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邓小平人才思想,对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大胆提拔,使用人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深刻领会邓小平人才思想,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王爱英 《学周刊C版》2014,(3):174-175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手段辅助小学英语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利用好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进行优化组合,找准使用的结合点,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步走进我国中小学课堂,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运用自身的示范作用,正确把握使用信息技术的"度",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英语课堂教学妙趣横生,使课堂充满生命力,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多媒体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活化剂"。  相似文献   
4.
在少数民族学校实施双语教学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效果。我们通过教学检查及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其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推广双语教学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证明了复变函数中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中间点”的渐近性结果。  相似文献   
6.
王爱英 《教师》2024,(5):57-59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持续深入的新时期,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工作得到重视。逆向思维在数学学习和实际应用方面有重要的价值。文章对逆向思维的概念进行分析,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探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意义,结合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从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数学性质和公式、引导学生分析数学习题、做好课外学习拓展工作四个环节入手,提出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提高当前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7.
谈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筹划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税筹划是在合法的前提下,纳税人在既定的税法和税制框架中,从各种纳税方案中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前选择,通过设计或规划纳税人自身经营、交易及财务事项,以减轻或延缓企业自身税负的行为。纳税筹划的精神,最早可追溯至1925年的英国,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纳税筹划研究,随着市场经济运行的规范化、法治化以及公民依法纳税意识的提高,正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而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白帝天王曾经是湘西社会众多神灵信仰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为苗、土家和汉等族人民所崇祀:有关神明来历的传说纷繁复杂,从明清方志资料记载以及民间神话传说来分析,白帝天王信仰是湘西社会对宋以来凸现的新的社会力量的敬畏,同时又与白虎廪君崇拜有着某种潜在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9.
基于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通过对《围城》中语码转换的分析得出,语码转换是交际者的语言选择与交际语境相互顺应的结果。语码转换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可以传递语言本身以外的许多语用信息。由于交际语境和顺应过程的动态性,语码转换的语用效果并非总能与说话人的预期愿望一致,因此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围城》中非真实性话语的顺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运用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对《围城》中的非真实性话语进行语用分析,结果表明:非真实性话语是人们的语言选择与其交际语境相互顺应的结果。然而,由于顺应过程的动态性,非真实性话语的顺应效果并非总是尽如人意。说话人只有根据交际语境的动态变化,有意识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实现其交际目的,并在交际情境中表现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