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的思想特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群体的规模、素质、结构及其社会地位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以及成就认识等。1.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趋向多元化随着全球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在原有“精英”教育下形成的单一的思想认识模式正在被“大众化”教育所带来的多元化意识内容所取代。其中既包含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思想,但也不乏一些陈腐消极甚至是错误的思想,这些错误思想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尚处在思想认识形成期的大学生,造成了部分大学生思想信念的迷茫。在道德观念上,随着高校扩招后人数的急剧增多,道德观念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大学生对待社会现象不再以单一的眼光来看待,而是多角度地看待、分析和评价。过去那种以是否对社会、对人民、对他人有利作为评判善、恶的道德标准受到冲击。这种复杂的道德观念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注重自我价值的发展以及开放竞争意识的增强,反映了道德上的进步,但是基础文明、社会公德方面的削弱则是道德上的退步;思想开放、拥护改革开放是正确的,但完全否定传统文化又是错误的;勇于开拓、勇于竞争是正确的,但个人主义、损人利己是错误...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最活跃的生力军,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力量。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但是随着1999年中央决定扩大招生规模后,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快速增长,高等教育逐步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由此也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形式和就业压力。因此,必须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我们要打破一些传统、作出一些新的思考。一解放思想,注重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高等教育处在“精英教育”阶段时,高等教育毕业生供给小于社会需求,是毕业生的“卖方市场”。社会提供的“精英”岗位充足,高校毕业生在“精英”岗位上就业成为可能和必然,因此这时的高校毕业生处于“精英就业”阶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大学生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普通劳动力一样不存在统包统分的问题,而是要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竞争筛选的结果是:一部分大学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精英岗位,同时也必然会有一部分大学生从事与大众化相适应的“蓝领”工作,成为高级蓝领。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