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前一些地区正极力推进汽车产业,建设综合功能区,发展区域经济。对此,本文针对服务于集中集群集约化的汽车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经济,深入开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提出成立汽车学院,并分析和研究学院的设立、运作、管理等主要问题;并设计出了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汽车学院的初步方案;同时,对如何实现学校教学资源与企业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使社会效益最大化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机电专业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机电技术专业实行行动导向教学,科学选择和设计典型教学载体,将理论学习、能力训练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融合一体,通过载体创设学习情境,进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对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有着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年制高职生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在第五学期就基本结束,即将顶岗实习而进入就业准备阶段.针对就业前学生实际的知识掌握、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技能状况,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使之全面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达到用人单位和企业的基本要求.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专业技术课程结束后、顶岗实习前,在毕业班学生开设“综合训练与实践”创新型课程;并在总结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该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实施方法等进行了设计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总载体”是系统化教学载体,是一种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承载起学生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综合技术应用等系统化的教学载体.基于“总载体”平台设计的课程体系,能有效弥补工程技术类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之处,切实提高学生技术技能.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总载体”平台上的课程体系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力图探索出基于“总载体”平台的课程开发及“总载体”选择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高职实践环节教学中,引入精益生产的思想和理念,贯穿到实践教学的全过程,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在岗位基本操作技能、专项技能、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基础上,增加精益生产思维下的相关强化训练,可以全面提高实践学习效率,以较低的成本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课程教学设计必须源于课程的能力目标,课程的能力目标决定了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的内容是课程能力目标的支撑.本文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为例,阐述以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7.
要使智能测控系统稳定可靠地工作,在设计系统时必须采取足够的抗干扰措施.本文以设计与数控磨床配套使用的智能主动量仪为例,详细介绍了在测控系统中常用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中的抗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8.
搭建实践平台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和研究,不断整合各项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良好保障。本文叙述了工业机器人协会创新创业训练平台的基本理念、平台建设、实施措施、不间断运作、保障要求等内容,以确保学生创新研发的能力、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总结成果和经验,以期对同类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