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目前,解决族际政治整合问题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秉承公民化、同质化的公民国族主义取向,另一种是采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多元文化主义取向。事实上,我国的族际政治整合应当汲取两者之长,在国族认同建构和公民身份建构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调整"族际主义"取向整合思路,实现族际政治整合"区域主义"与"位差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就业市场生机勃勃,然而边疆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却在这个富有生机的时代背景下沦为了非主流性的边缘化角色。对此,从社会性别视角对边疆女大学生的就业弱势展开分析,会发现在竞争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社会性别文化经历了最为深刻的结构重组:女性,作为社会主体的重要构成部分,却越来越在社会生产中沦为无足轻重的角色。对此种现象的匡正,更应从塑造良好互动机制上入手,以便使女性在担当性别主体角色地位的同时,也分享到应有的身份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肯定校园文化主流的同时,非主流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成长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本文阐述了高校非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应对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对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更新教育理念;完善各种心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4.
独立主权意义下的中非关系,不仅使得中非实现相应的愿望及利益,而且丰富了国际政治内涵,并改变了国际权力的分布。中国与非洲,已是国际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力量,双方间的关系日益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平衡。尽管当代的中国与非洲不能为世界事务完全决定决策,但双方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一股有效的国际影响力。当前,在国家间联合行动效率不高或迟缓的情况下,中非间的合作表现得十分具有活力。双方在一致性共识基础上形成的外交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已超出了各自作为独立国家具有的能量。作为一种事实,中非对国际政治的贡献,既体现了彼此间既得利益的获得,也彰显了双方在跨国危机和挑战并存情况下发展策略的共建。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的历史叙事中,边疆治理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经典议题。在我国传统社会时期,边疆治理是一元化的治理体系,精英主义色彩浓厚。边疆治理能力主要体现为边疆防卫能力、民族关系处理能力、边疆秩序建构能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现代化浪潮以沛不可挡之势席卷边疆地区,边疆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急遽嬗变,公民权利意识和利益意识逐渐觉醒,民主政治思想开始萌生。时代演变和社会变迁给传统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当代边疆治理体系应该由一元化治理向协同共治的转型;当代边疆治理能力的重构,不但要完善边疆秩序建构能力,更要提升推动边疆发展的能力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人类道德认识的发展是一个由他律而后自律、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耻感特有的内外兼修的优势,对医学生的医德培养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提高医德教育的有效性,应始于耻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