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一轮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极大地强化了基础外语教学往实用方向和功能方向前进的目标,外语学科整体被推向: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境地。本文基于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来探索基础外语教学越过应试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一是基于学习型组织的中学外语教师团队学习;二是基于学习型组织的中学外语教师职业反思;三是基于学习型组织的中学外语教师心理认知顺应。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困难,篇间分析可深层次、多角度地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篇章的衔接与连贯给我们以思维的启迪;从词、句、文中挖掘的篇章规律可以解决英语阅读教学中见树不见林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本科)公共外语新教材“开放英语”的使用为构建创新的英语导修导学模式提供了基础平台。本文就开放学员自身特点阐述了构建创新的“开放英语”导修导学模式的心理理论基础.语言理论基础.同时就构建创新的导修导学模式方法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幼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徐志摩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更是一名骨子里的“浪漫理想主义者”.大家都熟知他在剑桥大学时所写的《再别康桥》《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等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然而他在美国的留学岁月却鲜为人知.笔者利用在美国访学的机会,实地查阅了徐志摩在美国克拉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档案馆的学籍档案、日记和书信,部分了解了徐志摩在美国的留学经历.  相似文献   
5.
王纯磊 《教学与管理》2012,(30):126-127
多模态的英语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英语学习方式。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用两个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1]我们认为,正常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互动都是多模态的。任何语言的意义都是植根于人类认知的经验,包括文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探求关联理论在文本理解过程中的应运价值。对文本的理解是文本创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书面交际形式,同样属于明示-推理交际。所以,关联理论是可以被运用于文本理解活动中的。本文主要从确定词义,解释多样化的句式风格,赏析各种修辞手法,理解文本的连贯性这四个层面讨论了关联理论对文本理解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作者认为关联理论确实可以在文本理解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范畴化的语言认知观是剖析语言特质的基本思路。仿拟修辞作为英汉语言基本的修辞手段之一在英汉语言的应用与翻译中有独到之处。从范畴语义的视角就英汉仿拟修辞进行对比,探索英汉仿拟修辞的分类及运用技巧,同时考察英汉仿拟修辞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语言模因与二语习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语言模因理论并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语言现象。通过对语言模因的划分探索语言模因的思维运作方式及其对二语习得研究产生的意义,以及语言模因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伴随2013年席卷全国的"去英语化"高考英语学科考核改革的推进,高考英语学科陷入尴尬的境地。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必须有所革新,为此提出以下建议:建立终身学习型大学英语教师团队,互助协同发展;开展合理的行动研究,探索大学英语教师具有可操作性的专业发展途径;倡导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认同,整合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10.
大学阶段既是个体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其外在表达形式--个体话语体系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对学习者个体话语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应以校情、教情、学情为基础,合理搭配通用英语课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和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者要帮助学习者将新的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与已有思想认识和专业知识相融合,从而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话语体系。教学者自身也需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和知识储备,从而能够更好地胜任多种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