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文化理论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1/2)是一个无理数,现在恐怕已经没有人再会怀疑了。但是当初,当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弟子希帕索斯发现2~(1/2)无法用整数表达,直接否定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从而引起了一场悲壮的科学史诗。毕达哥拉斯学派采取了凶残的手段,把希帕索斯抛进大海里,并且扬言,谁再提起这毫无道理的数2~(1/2),就把他开除出本学派。  相似文献   
2.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框架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中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级基础教育阶段.<标准>根据时代要求,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了新的设计.在保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力求改变目前数学课程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某些"繁、难、偏、旧"的状况.<标准>设置了必修课,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体现不同要求、内容各有侧重的选修课程(模块),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使不同的学生可以选读不同的数学课程.其中,数学B类课程有助于学生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数学C类课程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人文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对数学有兴趣、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标准>设置了数学A模块.数据处理、数学与社会等模块则主要涉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以及与人类思想、文化相关的数学内容.<标准>的数学内容与过去相比有较大变化加入了算法等一些新内容;设立了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等专题;对已进入中学课程的微积分、统计与概率进行了新的设计;对原有的内容,如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角恒等变形等作了整合和适当精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数学A模块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阅读、交流、创新能力.同时,<标准>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标准>对评价改革也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让数据说话     
同学们知道,生活中有许多统计数据,这些数据需要我们分新和处理.统计数据是怎样得到的呢?如何分析、处理统计数据呢?下面请王教授给我们讲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存在许多艺术创造实例,它们具有极其强烈的数学背景.众所周知的中国窗格也是如此,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与数学价值.这些有意义的窗格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内容,在许多中国窗格中,我们都能发现欧几里得原理和变换群的影子.  相似文献   
5.
今年,上海市首次允许计算器进入高考考场,开了全国的先例,社会上对此的反应是良好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1.钟声铛铛 一只时钟,每小时都准点敲响:1:00敲1下,2:00敲2下,以此类推(13:00和1:00一样敲一下).这只钟在5:00敲5下要历时6秒,在9:00敲9下要历时12秒.1:00敲1下的时间忽略不计.在24小时内。这只钟在敲钟上要花掉多少时间?  相似文献   
7.
1.狭路相逢 一条铁路连接两座城镇.每小时都有一列火车从一座城镇出发开往另一座城镇,所有的火车都以同样的速度匀速前进,而且从一座城镇到另一座城镇的一次行程需要5h.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六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命题是由上海市高等、中等教育考试中心统一组织教师命题的,这也是继一九八五年之后第二次由上海市单独命题,实践证明这样做是符合上海市中等教育和高校招生需要的实际、有利于促进上海教育事业的发展的。综观今年上海理工农医类和文史类两套数学试题,我们认为它们在保留去年命题基本优点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首先试题都是在中学数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范围展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得到了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热情支持,得到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认可与支持,一种新颖的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与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新型教研氛围正在逐步形成,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师生之间平等交流。  相似文献   
10.
读完蒋晓云老师等写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探究课题设计一例——‘斐波那契数列'教学课例"一文,感触颇深,它使我们想到了数学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怎样进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