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天命思潮是两汉儒家思想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儒家天命思想产生于殷周之际,至汉代,经陆贾,贾谊,韩婴,董仲舒等人的不断增益,始为大观,构建出两汉儒家天命思潮研究的基本框架,并梳理出其历史演进的脉络。  相似文献   
2.
我虽然依例写下这么一个题目,其实我的本意却是想谈谈两汉游侠的源起和流变。  相似文献   
3.
经学除了系统的宇宙观、天道观之外,其独特的人性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有意思的是它们与玄学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玄学虽不同于经学,但从理论形态、概念范畴、以度思维方法上与经学也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相似文献   
4.
“隐逸”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两汉时期,“隐逸”的数量很多,成分也很复杂,仅见于史籍记载的“隐逸”就有一百二十人之多。“隐逸”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一个“隐”字。汉代“隐逸”专指那些远离或逃避社会现实的士人,即所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古代知识分子,他们在属于自己的特殊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显示出自己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5.
东汉末,雄居汉代统治思想宝座二百余年的官方正宗学术的经学开始走向衰亡,经学的衰亡成为历史的必然,经学衰微的总趋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但是从某一历史局部来看,这时候经学却出现一统的盛世,即历史上所谓的“郑玄时代”,这主要是因为以郑玄、王肃为代表的一批人对儒学改造与创新所作的巨大努力。  相似文献   
6.
从思想史层面看贾谊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讨论中国古代思想学术史,学人们总是喜欢关注其间的多元、融合的问题。珠不知任何一种思想学术在其传承流变过程中,对原有学说的继承与发展更多一些。正如一条河流,既有与异流的交汇,更有其自身的回曲流演。有鉴于此,本文从思想史角度论述了贾谊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陆贾和贾谊都是汉初重要的思想家,通过对陆贾和贾谊思想的分析,我们得出汉代儒家思想间的多元、融合是在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创新基础上而来的。新学说总是对原有的旧学说继承的要比发展的更多一些。陆贾和贾谊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理解是建立在对汉初现实情况和对先秦历史经验的总结基础之上的。他们的思想代表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特征.也代表了一种区别于先秦儒学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企业生长环境、竞争力的分析,提出了文化产业主体培育的建设之路和相关对策建议.进一步指出济南市历下区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利用人才优势,打造完整的文化产业链.  相似文献   
9.
拓跋氏自代北入主中原后,不仅在政治上形成南北对立,而且佛教亦南北各异其趣。齐鲁之地虽然一直不曾是全国性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但是齐鲁佛教在循着佛教东传的总趋势下,不仅带有北魏拓跋氏统治者的独特民族印记,而且还有同齐鲁儒家文化相互抵制、融合形成的独特世俗化印记。  相似文献   
10.
北魏皇室热衷于佛教,可以说原因复杂而多方面,在以往著述中有论及的,这里便不再赘述,兹就前人尚未注意的方面做一简要分析。本文更多地从宗教心理学方面对其在那个时代那场宗教狂热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心理进行较深入地探析,为北魏佛教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透视,尽力弥补这一领域研究的某些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