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阶级社会里,任何一个统治阶级,总是根据它的阶级利益和政治需要,为本阶级培养接班人,而且有它自己的标准。孔于是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思想家。在他反革命的一生中主要抓两件事:一是抓政权,“为政”,做官;一是办教育,抓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工作。孔子办教育是一种政治手段,是为了集结人才,形成一股政治势力,扩大自己的影响,以冀得到统治者的赏识,登上政治舞台,即所谓“学而优则仕”,同时,孔子办教育又是为了推行他的反动的政治主张,培  相似文献   
2.
三 1917年12月,莫斯科科尔西大戏院经理约请阿·托尔斯泰改编毕黑纳的《丹东之死》。阿·托尔斯泰拟把原剧改编为适合舞台演出的“带着现代精神的剧本”,后发现原剧“没有充分的材料”,于是“丢开毕黑纳,自己去找寻历史的材料,而且参以我自身在俄国革命中的印象与经历”,1923年改定的《丹东之死》“极力去掉我从毕黑纳的原剧借来的一切”。  相似文献   
3.
屈赋与鲁迅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作家中,鲁迅、郁达夫、田汉都以擅长写旧体诗词著称。“于古诗文,虽工而不喜作”①的鲁迅,在他那多是投赠友人的诗篇中,每能咏性情,述怀抱,砭时弊,意境深闳,戛戛独造,别具风格。诚如郭沫若所说:“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②鲁迅旧体诗来自哪一路?主要得益于哪些前辈诗人?说学杜甫者有之,说学李商隐、李贺者有之;柳亚子认为“鲁迅先生的诗,追踪汉魏,托体风骚”;③郭沫若赞扬《“惯于长夜过  相似文献   
4.
巴金从吸取法国大革命悲剧的历史教训出发创作的历史小说,时空浓缩,情节淡化,以自由联想和意识流动重现了历史生活和历史事变,并塑造了各具个性的马拉、丹东、罗伯斯比尔的形象。在持续的历史反思中,随后又写了《马拉、哥代和亚当·鲁克斯》等文,开掘出“卢骚的弟子杀死了卢骚的弟子”这一富有历史哲学意蕴的潜主题。巴金的历史小说长期受到冷漠和指摘,现在该是给予公允评价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5.
巴金 1930年 7月发表的《法国大革命的故事》 ,史实准确 ,史识独到 ,立论公允 ,是“五四”到 30年代初国人自撰的屈指可数的史作之一 ,在中国法国大革命史学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在发现中国作家从外国“拿来”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他们的参与。这里所说的参与,指中国作家参与同一题材、同一人物形象的世界性创造工程,譬如三四十年代,中国作家郑振铎的《取火者的逮捕》、聂绀弩的《第一把火》,就参与了神话人物普罗米修形象的世界性创造工程,只是未被欧洲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发现罢了(见拙文《盗火神的悲剧渊源及其在中国的嬗变》,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3期)。再如.20世纪上半叶才被人们发现的德国作家格奥尔格·毕希纳(1813—1837),只有短暂的创作生涯,生前仅发表剧本《丹东之死》,虽说同时代诗人格·赫尔威格赞扬他的作品“象一块宝石,里面闪耀着永恒的光芒!”但这块“宝石”整整被埋藏了70年,到诗人诞生100周年时,才奇迹般地闪射出它的光芒。继毕希纳之后,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作家,有罗曼·罗兰在《革命剧》总题下写的《群狼》、《丹东》、《罗伯斯比尔》等8个剧本,有阿·法朗士的长篇小说《诸神渴了》、阿·托尔斯泰的剧本《丹东之死》等;中国作家巴金30年代以王文慧笔名发表的法国大革命历史小说三部曲 《罗伯斯比尔的秘密》、《一个人的死》(后改题《马拉的死》)、《丹东》(后改题《丹东的悲哀》)——也都参与了这一世界性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