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王自红 《考试周刊》2015,(46):195-196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是物业管理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首先,通过调查从业主、物业公司、建筑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四维角度探究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通过访谈和查阅相关资料,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根据六安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了千百年的康巴藏族民间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康区社会、历史、风俗、文化等方方面面。虽然不同区域的传承方式会打上本土文化特征的烙印,但仍是有共性可循的。本文仅以鱼通地区的民间故事口头传承为例,对康巴藏族民间故事的传承现状进行初步的探析,以期引起康巴文化研究者和当地文化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一节课从导语至结尾,本来就是一个完整而有序的组织过程,好多老师在操作时对课堂的开头、中间环节处理得很好,结尾却处理得极为草率。"行文看结尾",结尾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结尾可以起到陶冶情操、提挈全文、余音绕梁的作用,更能激起学生多维度的思考和探究。课堂结尾我常运用:文句抒情,意蕴深远;比较阅读,提升深化;诵读品味,余音绕梁;图示结尾,清晰明白;补写对联,凝练蕴藉等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由于民族院校就业指导起步较晚,其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为民族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学校的发展亟需解决的首要任务之一。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通过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现状的分析,提出建设途径和保障措施,希冀为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仓央嘉措情歌>得以在民族民间中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就是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且技巧圆熟,通过运用比兴取得了完美的艺术效果:突出事物特征,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渲染具体情景,创设出深邃的艺术境界;描摹细腻情感,激发读者产生丰富联想;表达象征寄寓,突现歌诗的隽永含义;强化状物写景,烘托渲染整体气氛;再现多种意象,激发读者审美创造.这使得<情歌>具有了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女性地位经历几千年的变化,有过短暂的辉煌,更多压抑的无奈。女性地位是怎样逐步丧失的呢?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发展过程,也体现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对女性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升本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亦需建立一种适应新形势的知识谱系和新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升本前后的四川民族学院汉语文系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为例作一个"持而未周"的探讨。期冀对今后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曹丕提出"文气说"把"气"移植到文学理论中开始,"气"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很多文人学士将它融入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以增强文章风力,显示自己的文采。而建安时期的曹操更是典型,其作品中所蕴含之"气"更为丰富:雄壮豪霸、悲悯感伤、吞吐往复等,显示了他的才华同时也彰显了一代伟人的复杂心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