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2.
王荣佩 《学子》2013,(12):40-41
一、树立“双主”和谐的教学观,是实施和谐教学的前提 传统的政治课堂往往是教师过分强调教学活动中的自身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对政治课产生腻烦、厌学的情绪。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互教互学、互启互补,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共同学习和研究,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相似文献   
3.
4.
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儿童成长的两个最重要的场所,两者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影响最大,也最为直接.家校合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中不容忽视的课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很好地完成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和主动性衔接已成为现代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王荣佩 《广西教育》2013,(10):4-4,7
"一个社会的和谐,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让和谐意蕴充盈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为学生成就和谐人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造就一大批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