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编意识,亦即学报主编对期刊编辑过程和发展趋向的主导意识,……  相似文献   
2.
建立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的德育工作队伍 ,是改进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关键因素 ,也是团结党的教育方针 ,完成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近几年来 ,各高等学校都加大了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力度 ,使这个队伍的整体构成和战斗能力都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但是 ,不容否认 ,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中的问题还很突出。①人员流失现象严重 ;②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③敬业精神有所减弱 ;④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通过综合分析我们认为 :①各级领导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 ,德育工作者地位不高、待遇偏低 ,是造成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中出…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是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维变迁的重要阶段。抗日战争复杂的政治环境和丰富的斗争实践为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维的具体化提供了现实土壤,全党理论素养的提高为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维的理性化提供了思想氛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成熟为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维的权威化提供了组织保证,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的相对弱化为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维的发展提供了独立空间。  相似文献   
4.
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人民夺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以后,还要不要了解商品货币关系,把“经商”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回答是否定的。然而,革命导师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的斗争实践中,开创性地把无产阶级执政党同商品货币关系联系起来,郑重地把学习经商的任务提到全体党员面前。列宁这一重要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  相似文献   
5.
党管干部历来是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和政权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党在干部工作中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有一个时期,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党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受到了淡化和削弱,以致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出现了某些脱离党的领导的倾向。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了党建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重申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使党的建设出现了新的转机。但是,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有人担心党要中止业以起步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有人认为还是  相似文献   
6.
略论考茨基“灌输论”的成因及其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1年,考茨基正式形成了向工人运动灌输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列宁曾在《怎么办》一文中称之为“十分正确和重要的”。考氏这一理论形成的原因是:(1)国际共运的历史经验为其提供了客观基础;(2)马.恩关于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统一的原理为其准备了理论前提;(3)第二国际各社会主义政党革命化建设的需要则是其形成的直接动因。考氏“灌输论”虽存在着根本缺陷,但它毕竟已经并将继续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发挥不司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发展问题.党的领导集体有关发展的论述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根基于毛泽东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得以确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得到发展,在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文献中得到集中全面的阐述,中国共产党发展观随着时代发展得到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绿党和绿党社会主义产生原因新探牛先锋,王荣阁绿党和绿党社会主义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种政治现象,其产生伊始学术界就开始探讨其成因。有的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是资本主义社会“享乐主义伦理观崩溃”的结果;有的认...  相似文献   
9.
在历经沧桑之后,我刊在千禧之年迎来了40周年诞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学界对越南共产党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初步探索、正式展开到逐步繁荣的过程。越南共产党成立以后的约50年的时间里,我国学者对其甚少研究,至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对其探索,这一时期的研究不但成果比较匮乏,研究范围和研究角度极其单一;90年代正式展开,研究成果渐多,范围扩展,其研究多倾向于历次党代会的会议内容、意义以及大会的文件等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对越共研究逐渐进入繁荣阶段,其研究热点主要是越南的历次党代会、革新开放、党的建设等问题,出现了大量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总体而言,30年来的越共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越南社会、民生与文化等方面研究比较薄弱,还须继续深入和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