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希腊神话作为古希腊最早的意识形态与文学样式,不仅是希腊文学艺术的“武库”和“土壤”,而且是浸润整个欧美文学的一支重要潜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今天,当我们具体考察古希腊神话与欧美文学的关系时,我们发现,一则普罗米修斯的神话传说在30000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层面考察,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迷茫与失落都受到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社会转型时期,非主流文化呈现出:从无足轻重到息息相关;从线性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实物世界到虚拟空间;从平面单元到先锋多元的新变化。与之相对应,大学生价值观则呈现出多元性、主体性和不稳定性的新特点。“新变化”与“新特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表明,这种影响是有规律的:形式上,直接、内在、自发;机理上,多维、随机、大众、不可控;特征上,社会性、伴生性、现实性;性质上则取决于非主流文化内容的属性和大学生对非主流文化的选择。因此,在应对这种影响的策略上,必须以科学的态度理性看待;以良好的机制消除负面效应;以大学精神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灵魂支持。  相似文献   
3.
一文学界至今对所谓"女性文学"尚无一个公认的、科学的界定。但一般都认为,女性文学应是由女作家创作的反映女性生活、表现妇女问题的文学作品。占人类二分之一的女性,尽管饱受几千年男权中心的宗法制社会及其残余的种种压迫、摧残与禁锢,其智慧、才干和创造潜能受到极大的压抑,然而文学反映生活、抒发性情的特殊功能,使女性得以通过文学这一窗口,渲泄自身的喜怒哀  相似文献   
4.
心理素质与青年干部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素质对青年干部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建设高素质青年干部队伍的一项基础性内容.针对影响当前青年干部心理素质提高的主、客观原因,提出青年干部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心理素质的"五心"法,同时倡导从环境、教育、管理等方面为青年干部心理素质发展、提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妨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的若干心理因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妨碍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原因诸多但心理的原因更为突出。揭示、剖析如自卑心理、浮躁心理、自我封闭心理、因循守旧心理等主要心理障碍的表现、危害及其对策、以利青年教师自我调适与改善。  相似文献   
6.
比较思维是人类古已有之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法。所谓比较,就是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相同、相异之点。它是在事物的相互联系中辨别事物、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这种古老的思维方法所具有的思维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宏观性等性质与特点,使它在当代学术领域受到前所未有的青睐。当代科学文化明显朝着整体化、综合化  相似文献   
7.
王萍涛 《宜春师专学报》1999,21(3):70-72,77
培养具备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学校教育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教师格在整个教育实施过程中,尤其在培养学生健康人人有特殊的教育效能,是一种重要的现代教育手段。而理想的教师人格的设计有利于教师人格的修养。  相似文献   
8.
凄冷与新鲜--刘忠诚的小说创作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忠诚的小说突出的印象是凄冷与新鲜。他在创作中着力关注的是人性的弱点与负极所造成的种种人生苦难。这种人性的负极是由权力的追逐者、金钱的狂逐者、自我的迷恋者和灰色的无持者表现出来的。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性对人性的善恶与优劣的支配和主导作用以及人性与苦难的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在他的创作中,情绪感觉成为小说的中心,讲究叙事的密度与活性,叙事者与人物往往是交织重合的。  相似文献   
9.
《伤逝》是鲁迅告别旧式婚姻、追求幸福爱情的宣言,反映了作者抉择时的种种顾虑与矛盾的复杂心理,显示了作者跨越旧我的艰难心路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当时青年男女的时代思想情绪,批判了封建文化对人的损害和黑暗社会对人的压迫  相似文献   
10.
“文理渗透”与创造性思维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当代科学发展的整合化趋势,为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近几年我国不少高校纷纷推出体现“文理渗透”、“打通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中小学教育也在努力尝试冲破文、理科界线的壁垒。然而人们对于“文理渗透”这一观念及其认识,很明显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对其价值、意义和作用也需要作进一步的科学的揭示。笔者以为,“文理渗透”不仅有利于受教育者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更重要的在于它对创造性人才培养具有关键作用,是创造性思维开发和培养所必需。一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类思维着的头脑用以掌握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