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笔者近读<高力士神道碑>①、<高力士墓志>②,发现<旧唐书·高力士传>③对高力士相关事迹的记载存在讹误,今据这些碑志材料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读<高力士神道碑>①、<高力士墓志>②,发现<旧唐书·高力士传>③对高力士相关事迹的记载存在讹误,今据这些碑志材料加以辨正.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古诗文中,有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为专有,习惯上仍按古代的音来读。一、人名1.皋陶(音yáo):传说中的夏初人。2.墨子,又称墨翟(音dí)。3.春秋时期的伍子胥,又称伍员(音yún)。4.魏其(音jī),大将也。(《报任安书》)  相似文献   
4.
楚霸王(新加坡)淡莹他是黑夜中徒然迸发起来的一团天火从江东熊熊焚烧到阿房最后自火中提炼出一个霸气磅礴的名字错就错在那杯温酒没有把鸿门燃成一册楚国史却让隐形的蛟龙衔着江山遁入山间莽草他手上捧着的只是一双致命的白璧据说有蛟龙必有云雨被围三匝大风忽起鸿沟以西以东都是云都是雨他被雷声风声雨声追赶至垓下粮绝兵尽狂飙折断纛旗乌骓赫然咆哮时不利兮可奈何田园将芜胡不归千里从军为了谁是谁的歌声卷起滚滚黄沙他辨不出哪方有太阳哪方有雨水行至乌江他的脸如初秋之花一片一片坠下  相似文献   
5.
刘向<别录>在我国古代文献学史和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别录>于唐后流传无序,逐渐亡佚.自清以来,<别录>辑本虽有十家之众,然所辑佚文,多陈陈相因.本文根据唐宋人文集,新辑得刘向<别录>佚文二则,并略做考证,希望对古代文献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目前.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收录了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长沙》。对这首词的结尾“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人教版教参(2000年3月第2版)认为它是设问句.苏教版(2008年3月第4版)认为它“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巧妙回答”.同样认为它是设问句。再次教学这首词,笔者反复研读作品,并查阅资料.认为它是一个反问句,而不是设问句,兹将理由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标点符号与文字并非同时产生,在标点符号出现之前,文字早已相当发达。那时候的文章,字一个紧挨一个,排列密密麻麻,毫无间隙,读起来很吃力,甚至因为断句不恰当而产生误解。就说《史记》吧,它是一部记叙清楚,材料可靠的史书,但是因为今人断句不同,同样的几个字,理解起来意思却相差很大,让人不明不白。到了西汉中后期,人们发明了“句读(dòu)”符号,语言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末画上“。”,句中意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高三复习公开课上,笔者讲评一份高考模拟试卷,其中的文言阅读题材料出自《史记·刺客列传》,传主是用匕首劫齐桓公求返鲁地的曹沫。我即兴联系初中课文《曹刿论战》,告诉学生曹沫就是曹刿。在评课活动中,听课的老师们对我的"曹沫即是曹刿"一说颇为怀疑。他们说,"曹刿"和"曹沫"写法不同,两人的表现也不一样,一个足智  相似文献   
9.
《鸿门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对其中的传主项羽,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2000年3月第2版,第一册)和江苏版教参(2005年12月第2版,第三册)认为,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由于自矜功伐,他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不想在席间杀死他,而刘邦又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所以对范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应,对项庄、项伯筵间舞剑也不表态".苏教版《〈史记选读〉教学参考书》(2008版)分析《项羽本纪》时认为,鸿门宴上的项羽"头脑区钝,优柔寡断,完全缺乏政治斗争手腕","范增对他那样忠心耿耿,他不听,项伯那样吃里扒外,他却言听计从.刘邦甜言蜜语的恭维奉承,樊哙义正词严的申斥,张良事后的巧妙反应,他都一一容得下,他完全被人家里应外合地争取、利用、愚弄了".教参的编写者对项羽在鸿门宴的表现持否定态度,认为项羽自矜功伐,头脑区钝,优柔寡断,有妇人之仁,被人家争取、利用、愚弄,简直是个只知使用武力,头脑简单的鲁莽武夫.然而,笔者在反复阅读《史记》《汉书》等资料后,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想法.笔者以为项羽可能真的有"妇人之仁"、轻视刘邦等心理,但放走刘邦的根本原因却不是这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