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于是,越来越多的教师热衷于布置这类的作业:查找资料。这,似乎也成了教育的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是教师自强不息的进取过程,而顺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正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去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一、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是教师自强不息的进取过程,而顺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正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去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面向社会,走向市场,培养应用型为主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已成为共识.潍坊学院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提出了“多能一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综合培养,分向发展”的大专师资分方向培养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既会影响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又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发展。本文对随机整群抽取的青岛地区695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就经济发达地区情况来看,(1)11-15年的小学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较严重;(2)担任班主任教师的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认知枯竭显著高于非班主任教师;(3)大专学历和本科以上学历教师的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中专学历的教师;(4)周课时量在16节以上的教师更容易产生情绪衰竭。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问卷对青岛市695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考察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教学效能感与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普遍存在,但整体水平偏低。(2)中小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教学效能感整体水平偏高。(3)职业倦怠的四个维度均与教学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4)教学效能感和自我效能感对教师职业倦怠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处于一个动态的教育生态系统内,有其内在的发展机制。青少年劳动价值观的形成由低到高依次历经依从、认同和信奉三个阶段,受到文化环境、学习共同体和自身实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心理结构由知情行意四个方面构成。青少年在维持动态平衡过程中,通过强化、拓展、修正等不同作用机制,不断建构自己的劳动价值观图式。劳动价值观的系统性、持续性、多源性和历时性等发展特点影响着劳动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