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教育家阿莫那会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我认为阅读的愿望即是阅读期待,它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阅读期待是引发学生的阅读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因,决定着阅读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下面我就"阅读期待"作一点探讨。一、"阅读期待"的心理取向,决定学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交际活动空前活跃。由此,"要求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口头交际的载体———口头语言这一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便担负起了每个人社会交际的效率的重任。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我依据创造学的理论,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在此,我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众所周知,阅读是课文解读的"催化剂",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阅读是沟通口语和书面语的"桥梁",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训练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改中众人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这些不和谐的一幕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