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锦方 《海外英语》2013,(2X):192-193
该文按照戏剧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戏剧故事情节要素对《花为媒》与《仲夏夜之梦》两部蜚声中外的喜剧进行对照赏析。两部喜剧的创作背景虽然各有不同,但是结构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对比鉴赏之下,别有一番情趣与裨益。而且对照赏析,不难发现虽然东西方文化习俗不同,但是追求"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情怀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APPLE趣谈     
1.俚语首先,让我们看看美国的大众美食apple pie。它不但在生活中与美国人息息相关,而且在语言文化中也随处可见。比如说“典型美国人的性格”,就是用这样的表达“as American as apple pie”。如果某人做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则可说成apple-pie order。例如:Like a good secretary,she kept the boss's desk in apple-pie order。开玩笑时,美国人也不忘apple-pie,如apple-pie bed。这个短语意思是“故意将床单铺短,而使睡觉的人伸不开腿”。而另一个表达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视觉修辞学理论对央视公益广告FAMILY进行解析.通过从语言视觉修辞的角度着手对文字,词语,句式,辞格,以及其他感觉与视觉的转换等分析,笔者认为FAMILY达到了预期的劝说目的,是一则经典的公益广告.  相似文献   
4.
翻译活动是文化交流互动,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关照不同文化特点的前提下,实现有效交际是根本目的。该文在这个前提下,探讨了《画皮》英译本的异同,讨论了以读者为中心,在中英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如何翻译才能使英文读者接受,同时又尽可能的不损害原文。  相似文献   
5.
王锦方  张伟 《海外英语》2011,(7):248-249
该文通过对照赏析短篇小说The Washwoman和《孔乙己》的相同和相异之处,解读两文的故事梗概、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并加以对照以再现其艺术感染力。同时,从时代和社会背景来分析两位主人公的遭遇和命运,挖掘现象背后的思想文化差异,及给读者带来的深刻的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文本细读的方法,从福柯的话语权理论的角度,探讨库切小说《福》中星期五的沉默.有声的话语是殖民权利影响的结果,无声的话语—沉默是对殖民话语权的有力反拔.从谁不让星期五说话,以及星期五一直在说话,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了在权力制约下话语权的问题,从而解构殖民话语背后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