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当然也是每个中国教育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的教育的优先发展。所以,如果每个教育人心中的教育梦都能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正能量,那么就会为伟大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注入强劲活力,提供不竭动力。笔者的教育梦,就是期望在我们的教育中,德性教育不再是荒芜的沙漠,  相似文献   
2.
3.
今年秋季将使用的人教社新版教材把“实践活动”作为一个训练项目 ,第一次写进教材。本刊急教师所急 ,特从来稿中选出一部分靠近教材要求的实践活动设计 ,意在抛砖引玉 ,为教师们设计出更贴近教材要求 ,更符合学生实际的实践活动方案打开思路。所以 ,本组实践活动设计仅供教师参考 ,不做示范。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希望关注本刊的广大教研员、教师随时把您关于语文、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案寄予本刊 ,本刊将为您架起交流的桥梁 ,给您提供切实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圈内人士总是习惯上把公开课称作“表演课”,审视当前的一些所谓的公开课,这种说法的确是有道理的。你瞧,公开课的执教者在正式开课之前,认真地撰写着、仔细地修改着、苦苦地背诵着每一句“台词”;精心地谋划着哪个问题该让哪位学生发言,并再三叮嘱他该怎么说,话该讲到什么程度;并不止一次地在其他班级,有的干脆就在开课班级模拟演示着;并且还刻意地设计着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形体动作,包括人该咋站,手该咋放等等。而在正式开课时,公开课的执教者又是多么地期盼着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能完全按照其预设的轨道顺利地运行,千万不…  相似文献   
5.
课堂所提问题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从中学政治课课堂观察来看,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比比皆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设计有效课堂问题必须做到:明晰提问的类型;注意提问的梯度;把握提问的时机;处理好问后事宜;开放多维;重点关注生成等。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目标的达成。但这种达成基本上是为高考服务的,具有极强的工具色彩。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明确提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即所谓的三维目标。如果我们在新课程教学中无法对三维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就必然会回到过去课堂教学的老路上去。那么,在具体的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究竟如何对三维目标进行有机、有效的整合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主要应把握好以下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当然也是我们每个中国教育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的教育的优先发展。所以,如果每个教育人心中的教育梦都能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正能量,那么就会为伟大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注入强劲活力,提供不竭动力。我的教育梦,就是期望在我们的教育中德行教育不再是荒芜的沙漠,要变沙漠为绿洲,给中国教育带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一般而言,公民教育是指通过各类教育活动,使公民增强公民意识和能力,成为现代公民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教育一是要培养公民的公民意识和能力,二是要使公民个体在公民意识的引导下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以体现知行合一.对学校教育教学而言,就是要通过各学科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和能力,从而使广大学生努力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下面以中学哲学教学为例,谈谈教学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是课堂教学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由于受到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还比较严重地存在着。这显然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教学观是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10.
教科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教师职称(如正高级教师)以及专业荣誉(如特级教师)的评定对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有硬性的要求,而教科研水平高低又以在相关级别的杂志发表一定数量论文以及参与一定级别的课题研究等为显性标志。于是为了职称或荣誉,尤其是为了成为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不少教师千方百计发论文、挖空心思搞课题,有的甚至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