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西方非自然叙述理论家对非自然叙述理论的各种定义引起的争议,非自然叙述的新定义将非自然叙述的特性归于“反叙述因果性”,即认为叙述不管处于故事层面还是话语层面,也不管其程度大小,只要被读者认定是故意背离叙述因果性或对叙述因果性进行挑战或颠覆的,就是非自然的。这一新定义结合了作者意图、读者接受与文本特性,更具灵活性和准确性,也与读者的“非自然”感觉相契合,既可将此前若干定义的特性整合起来,也可规避一些质疑。以叙述因果性和反叙述因果性为两端可确立一个光谱来讨论程度不同的非自然,同时这一理论还涉及非理想的叙述交流中判断非自然叙述的两种错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存在、性、笑的角度对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进行了分析。他把对荒谬专 制的抨击、讽刺与对人类本性、存在弱卢、的理性思考联系起来。对于昆德拉,性 是探寻人的存在的重要途径。笑产生于人物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偏离甚 至对立,人们怀着崇高庄严被历史的非理性推入了可笑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优化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政治、性、笑三个方面对王小波与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进行了比较。王小波把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政治荒诞放大给读者看,而昆德拉的小说大多指向特定的历史情境下人的存在;性在王小波作品中是政治和权力的折射,性描写方式客观冷静,使性回归自身,昆德拉笔下性总伴随着灵魂间的误解、隔膜、搏斗;在王小波那里笑来自于叙述者的幽默,在面对强大的荒谬时是可以倚仗的工具,在昆德拉笔下笑更为沉重,更显露出人的渺小,命运的无情和生存的荒谬。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对塞林格的小说创作做整体观照,探讨塞林格小说中一直贯穿的深层主题.  相似文献   
6.
"情·罪"小说系列是章诒和先生以狱中结识的女囚为原型而写的系列小说,现已出版的两部《刘氏女》和《杨氏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12),引起了较大反响.女囚犯罪故事的生动性自不待言,就如同小说中所说:"入狱前是个搞戏的,而案情就是戏.凡社会矛盾冲突、家庭生计问题、个人情感风波到了非常尖锐、无法调和的时候,人所采取的极端手段就是犯罪.‘极端’二字就是戏剧性之所在,犯罪情节就是戏剧情节,犯罪技巧就是难得的细节"(《刘氏女》第47页).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优化语文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 展现情景 深化理解多媒体计算机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 ,相关画面能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很快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如教学《黄山奇石》前 ,先让学生借助光盘观看黄山秀丽景色 ,当画面出现形状各异的岩石时 ,教师激情导入 ,这是什么地方 ?同学们见过这样的怪石吗 ?它们像什么 ?这时学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怪石上 ,积极动脑思考加深了对课文中“奇石、怪石、巨石”等词意的理解 ,知道…  相似文献   
8.
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之前,毛泽东同志就曾告诫全党:在建立新中国以后,“必须恢复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花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