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玉米为材料,研究氮磷钾不同运筹模式对其生理特性、品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运筹方式对玉米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穗长、穗粗、品质以及产量都有影响,且在不同施肥水平下,不同氮钾基追肥比例对性状的影响不同。在施肥水平高的条件下,氮钾基追肥比例以7/3产量最高;在施肥水平中等的条件下,氮钾基追肥比例以6/4玉米产量最高;在施肥水平低的条件下,氮钾基追肥比例以5/5玉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玉米成熟期籽粒胚乳淀粉粒度分布特征与淀粉黏度参数间关系。方法:以华皖681(HW681)等7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成熟期玉米籽粒胚乳淀粉粒度分布特征与黏度参数。结果:成熟期玉米籽粒淀粉粒体积、数目、表面积分布分别呈双峰、单峰与双峰曲线,其中体积分布曲线峰值出现在1.5、16μm左右,低谷值出现在3μm左右。以3、16μm为界限,将玉米胚乳淀粉粒分为小型(粒径3μm)淀粉粒、中型(粒径3~16μm)淀粉粒与大型(粒径16μm)淀粉粒。玉米小型、中型与大型淀粉粒体积百分比分别为9.29%~10.35%、44.47%~8.05%和31.8%~46.25%;小型淀粉粒数目百分比99.5%以上,中、大型淀粉粒仅占0.5%。可见虽然小淀粉粒体积百分比较小,但玉米胚乳淀粉粒绝大多数是由粒径3μm小淀粉粒组成。不同品种淀粉黏度参数存在显著差异。中、小型淀粉粒体积百分比与淀粉峰值黏度、稀懈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大型淀粉粒体积百分比与淀粉峰值黏度、稀懈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与中、小型淀粉粒相比,玉米成熟期籽粒胚乳中大型淀粉粒峰值黏度、稀懈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期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及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玉米杂交种郑单958(ZD958)和隆平206(LP206)为材料,分别于6月9日(PDⅠ)、6月17日(PDⅡ)和6月26日(PDⅢ)等3个时期播种,比较研究了玉米产量、籽粒灌浆特性及籽粒生长期间主要气象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中期播种的玉米籽粒产量最高,早播处理次之,晚播处理产量最低。PDⅡ籽粒启动势和灌浆持续期显著高于PDⅠ,同时PDⅡ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显著高于PDⅢ。可见,播期主要通过籽粒灌浆启动时间的早晚、灌浆速率的高低以及灌浆持续时间的长短影响籽粒生长。籽粒灌浆期间有效积温与平均灌浆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而平均日温差与启动势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玉米籽粒生长期间有效积温不足是晚播玉米减产的主要因素,而早播主要是灌浆期间平均日温差较低造成的。沿淮地区玉米生长的适宜播期在6月17日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抗倒伏的玉米种质,对在大田环境下生长的72个玉米自交系进行了田间倒伏鉴定和抗倒伏相关性状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所测自交系的倒伏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有37份自交系抗倒性优良,可用来获取抗倒伏基因,用于玉米育种中的抗倒伏育种.通径和相关分析显示,基部二节茎干重对倒伏率的影响最大(r= -0.846),其次是基部二节茎鲜重,再次是基部二节茎抗折力,此三者均与倒伏率极显著负相关,三者中基部二节茎抗折力的直接通径最大(P=0.737).因此,在选育抗倒伏玉米自交系过程中,要提高基部二节茎的干鲜比,同时增大基部二节茎的抗折力.  相似文献   
5.
人工老化对甜玉米种子活力及抗氧化指标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人工老化时间对种子活力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不同甜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都逐渐降低,在种子老化6d后,种子发芽率降低了46%~50%;而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变化趋势则因品种而异;在甜玉米种子成熟老化过程中,VE含量先升高再降低,甜玉米种子中的SOD、POD、CAT酶活性均逐渐升高,并且随着老化程度的加剧,不同甜玉米种子中的SOD、CAT酶活性差异不明显,而POD酶活性则和种子发芽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密度、N和K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对三个栽培因子进行了组合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3因子成二次回归关系,产量高于10772.83kg/hm2的优化区间为:密度74655~82155株/hm2;施氮量257.9~305.9kg/hm2;施钾量261.3~315.9kg/hm2;蛋白质含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正相关,与钾肥的施用量负相关;淀粉含量与氮肥的施用量负相关,与钾肥的施用量正相关;脂肪含量钾肥的施用量正相关;蛋白质、淀粉、脂肪含量均与密度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8.
行株距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隆平206为试验材料,设行距为50cm、60cm、70cm、80cm的四种种植方式,研究了不同行株距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田间小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对产量有显著影响,行距为50cm时产量最高,行距对田间小气候下的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日平均光强、日平均风速有显著影响,随着行距增大日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逐渐减小,日平均光强和日平均风速逐渐增大。各气候因子对产量的影响不同,相对湿度和产量的关联度最大,对产量影响最大。50cm行距配置可有效协调群体内各气候因子之间的矛盾,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