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过程中的"个人中心主义"将教师和学生彼此分离、孤立和对立,师生之间无法沟通,这种以单子式个体存在的观念直接造成了现代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异化,使师生彼此的角色及身份迷失.后现代主义倡导以"主体间性"使人走出单子式绝对个体的绝境,在流动的、动态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互为主体的双向讨论、平等交流和沟通,体验他者,认可差异,从而建构师生之间后现代语境中的真正的平等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2.
奥茨作为美国当代文坛极负盛名的女作家,其作品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尤其是其笔下对当代美国社会暴力问题的真实描写,引发了评论界毁誉参半的评价.本文以奥茨的代表作《他们》,尤其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朱尔斯为例,以崭新的视角深刻探讨了暴力问题存在的根源及作为暴力的受害者和实施者的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虚幻的美国梦.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决”、“策略”是出现在“应用题”和“解决问题”中的几个重要概念。探讨与这些概念有关的变化,能促进教师更深入地理解“解决问题”的教育内涵,做好“解决问题”教学。现结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艇部分教学内容,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剧作中塑造的女性千姿百态、形象各异,几百年来深入人心,经久不衰。 20世纪法国文学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曾评论道,在男权社会中,他(男性)是主体(the Suhjeet),是绝对(the Absolute),而她(女性)则是他者(the Other)。而波伏娃认为,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作为男性中心文化的“他者”而被建构的,是相对于男性主体的客体,扮演着男性强加给她们的角色——“家里的天使”。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育课程的讲授,应遵循"善教必启"的教学原则,提倡以"案例"辅助教学即"案例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发展性、激励性、和谐性等实施原则.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重新组织教材的框架,使之适合实际的课堂教学;同时改革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注意根据教学目的,灵活地改变教学行为;改变原有的作业及考试形式,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发挥.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中的“个人中心主义”将教师和学生彼此分离、孤立和对立,师生之间无法沟通,这种以单子式个体存在的观念直接造成了现代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异化,使师生彼此的角色及身份迷失。后现代主义倡导以“主体间性”使人走出单子式绝对个体的绝境,在流动的、动态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互为主体的双向讨论、平等交流和沟通,体验他者,认可差异,从而建构师生之间后现代语境中的真正的平等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7.
In The Meaning of Sociology: a Reader,the three selections,including selection 12,"Society,Social Control,and the Individual",selection 43,"Family Life and Economic Success" and selection 29,"The Working Wife as an Urbanized Peasant",provide much food for thought.Learning and employing the insightful ideas conveyed in these selections can help us be clearer about how social control ensure social order and conformity,how family background shape children’s future and how gender inequality deprives women of opportunities and embitter their life.  相似文献   
8.
《孝经》是先秦儒家关于孝道的重要著作。其中的养老、敬老、尊老、亲老、送老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这种孝道的美德作为一种人文精神,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进行着转换以适应新时代的社会背景。弘扬博爱、广敬的孝道精神,对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对于家庭关系的稳定和谐,对于保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华裔美国诗人李力扬的思想和创作理念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力扬是美国当代著名华裔诗人,他的诗歌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李力扬的诗歌创作主题和艺术手法深受中国文化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李力扬的思想及创作理念受到神秘主义思想及东西方泛神论及现代科学的影响;具体来说,李力扬的思想受中国道教、美国超验主义及西方基督教的影响。李力扬在诗中通过描写痛苦曲折的移民经历和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来表现世界的逻各斯,规律和道。  相似文献   
10.
寻找精神家园——《尤利西斯》的神话原型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话为叙事作品的情节结构框架提供了丰富的原型资源.荷马史诗<奥德赛>取材自古希腊神话,而詹姆斯·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以<奥德赛>为神话原型,意在赋予看似平庸琐碎的现代城市生活以悲剧的深度,使之升华为一篇代表人类普遍经验的寓言.乔伊斯借用荷马史诗的原型意义和原型结构,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把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大胆地借鉴荷马史诗<奥德赛>的结构框架和父子小说的线索,是为了表达一个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的故事.这里我们试图从原型的角度,来对小说<尤利西斯>所表达的深刻内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